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有关有机物的构型判断错误的是
A. 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烷烃的碳原子呈直线形
B. 乙烯是平面结构,四个氢原子和二个碳原子共面
C. 苯分子中碳原子采用sp2杂化,得到平面正六边形结构
D. 氨气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氮原子杂化方式为SP3
【答案】A
【解析】
A. 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但烷烃分子中的相邻碳原子之间的键角不是180.所以呈锯齿状,故A错误;B. 因为乙烯是平面结构,所有原子共面,故四个氢原子和二个碳原子共面是正确;故B正确;C. 苯分子中碳原子是通过6sp2杂化,再通过键和键构成平面正六边形结构,故C正确;D. NH3分子中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个数=3+1/2(5-31)=4,且含有一个孤电子对,所以该分子是三角锥形结构,中心原子采用sp3杂化,故D正确;答案:A。
【题目】已知:A(g)+ 2B(g)C(g)+2D(s),经测定,在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如下:
温度(℃) | 250 | 300 | 350 |
K | 30 | 15.78 | 12.5 |
(1)该反应为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放热”).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
(2)假设该反应在恒容绝热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能判断该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①容器中压强不变 ② 混合气体中c(A)不变 ③υ正(B)=υ逆(A) ④ 容器内温度不变
⑤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⑥ c(A):c(b):c(c)=1:2:1
A.除③以外 B.②④⑤ C.①②④⑤ D. ①②④⑤⑥
(3)欲提高B的转化率并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a.在恒压下中再充入He b.在恒容下再充入A
c.改变反应的催化剂 d.升高温度
(4)若某温度下,该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为c(A)=0.4mol·L-1、c(B)=0.4 mol·L-1、c(C)=0.8 mol·L-1, 则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___;
(5)某温度下,在体积固定的1L的密闭容器中将2 mol A和2 mol B混合,测得不同时刻的压强关系如下:
时间t/h | 0 | 1 | 2 | 4 | 8 | 16 |
总压强p/MPa | 20 | 18 | 16.5 | 15 | 12.5 | 12.5 |
①计算反应到2h时υ(A)=________________
②计算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 __________,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值________。
③由总压强p和起始压强p0表示反应体系的总物质的量n(总)和生成物C的物质的量n(C),则 n(总 )=___________mol,n(C)=___________mol,反应物A的转化率α(A)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为了探究Cu(NO3)2 的氧化性和热稳定性,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Cu(NO3)2 的氧化性
将光亮的铁丝伸入Cu(NO3)2 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将铁丝取出。为检验溶液中Fe 的氧化产物,将溶液中的Cu2+除尽后,进行了如下实验。可选用的试剂KSCN 溶液、K3[Fe(CN)6]溶液、氯水。
请完成下表:
操作 | 反应或现象 | 结论 |
(1)取少量除尽 Cu2+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溶液,振荡 | 现象____ | 存在 Fe3+ |
(2)取少量除尽 Cu2+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K3[Fe(CN)6]溶液,振荡 | 离子方程式____ | 存在 Fe2+ |
Ⅱ.Cu(NO3)2 的热稳定性
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A 中,用酒精喷灯对Cu(NO3)2 固体加强热,产生红棕色气体,在装置C中收集到无色气体,经验证为O2。当反应结束以后,试管中残留固体为红色。
(1)装置B 的作用是_______ 。
(2)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需要在A、B 间加入装置M,请在方框中画出M 装置。_________
(3)下图为Cu(NO3)2 样品高温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分数w%随温度变化的曲线)。Cu(NO3)2 加热到200℃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继续高温至1000℃生成_______(填化学式)固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