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从采集器中获得雾霾颗粒样品,然后用蒸馏水溶解,得到可溶性成分的浸取液.在探究该浸取液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 | 取浸取液少许,滴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可能含有Cl- | |
B. | 取浸取液少许,加入Cu和浓H2SO4,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则可能含有NO3- | |
C. | 取浸取液少许,滴入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一定含SO42- | |
D. | 用洁净的铂丝棒蘸取浸取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焰色呈黄色,则一定含有Na+ |
分析 A.氯离子与银离子能够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
B.红棕色气体产生,红棕色气体是二氧化氮,铜与浓硫酸不加热不反应,若有气体产生,说明溶液中可能含有硝酸根离子;
C.BaCl2溶液与硝酸银可以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
D.焰色反应的火焰为黄色,证明溶液中含有钠离子.
解答 解:A.氯化银是白色沉淀,故向一种未知溶液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溶液中可能含有氯离子,故A正确;
B.红棕色气体是二氧化氮,铜与浓硫酸在不加热时不反应,若加入铜和浓硫酸后生成了二氧化氮,说明溶液中含有NO3-,故B正确;
C.BaCl2溶液与硝酸银可以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故此沉淀不一定是硫酸钡,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SO42-离子,故C错误;
D.用洁净的铂丝棒蘸取浸取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焰色呈黄色,钠元素焰色反应的火焰为黄色,则溶液中一定含有Na+,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离子的检验,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常见离子的性质及检验方法,明确检验离子是否存在时,需要排除干扰情况,确保检验方案的严密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8.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标准状况下,2.24LCCl4中含Cl原子数目为0.4NA | |
B. | 白磷分子(P4)呈正四面体结构,12.4 g白磷中含有P-P键数目为0.6NA | |
C. | 5.6 g铁粉在2.24l(标准状况)氯气中充分燃烧,失去的电子数为0.3NA | |
D. | 常温常压下,10 g46%酒精水溶液中含氧原子总数为0.1NA |
13.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常温常压下,32g O2和16g O3的混合物中,含有O原子数目为2NA | |
B. | 标准状况下,1mol Na2O 和1mol 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离子总数为7NA | |
C. | 1mol NaHSO4溶于水或受热熔化,电离出来的离子数目均为2NA | |
D. | 在K35ClO3+6H37Cl=KCl+3Cl2↑+3H2O中,若生成71g Cl2,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frac{2}{3}$NA |
10.分子式为C4H8O2,且含有-COO-结构的同分异构体有几种( )
A. | 3 | B. | 4 | C. | 5 | D. | 6 |
17.工业上获得大量乙烯、丙烯、丁二烯的方法是( )
A. | 卤代烃消除 | B. | 煤高温干馏 | C. | 炔烃加成 | D. | 石油裂解 |
14.如表所示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参照元素①~⑦在表中的位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③、④、⑦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Cl>F (用元素符号表示).
(2)⑥和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为HClO4>H2SO4 (用酸的化学式表示).
(3)①、②两种元素按原子个数之比为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在酸性溶液中能将Fe 2+氧化,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2O2+2Fe2++2H+=2Fe3++2H2O;
(4)由表中元素形成的物质可发生如图中的反应,其中B、C、G是单质,B为黄绿色气体,D溶液显碱性.
①写出D溶液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2NaOH+2H2O=2NaAlO2+3H2↑.
②写出检验A溶液中溶质的阴离子的方法取少量A溶液滴加几滴(稀硝酸酸化)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常温下,若电解1L0.1mol•L-1的A溶液,一段时间后测得溶液pH为12(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该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1mol.
④写出过量的E与F溶液中溶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2-+4H+=Al3++2H2O.
(5)由②、④、⑥元素组成的化合物W(在酸性溶液中发黄,W还原性较强),在溶液中易被⑦的单质氧化,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32-+4Cl2+5H2O═2SO42-+8Cl-+10H+.
族 周期 | IA | 0 | ||||||
1 | ①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
2 | ② | ③ | ||||||
3 | ④ | ⑤ | ⑥ | ⑦ |
(2)⑥和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为HClO4>H2SO4 (用酸的化学式表示).
(3)①、②两种元素按原子个数之比为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在酸性溶液中能将Fe 2+氧化,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2O2+2Fe2++2H+=2Fe3++2H2O;
(4)由表中元素形成的物质可发生如图中的反应,其中B、C、G是单质,B为黄绿色气体,D溶液显碱性.
①写出D溶液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2NaOH+2H2O=2NaAlO2+3H2↑.
②写出检验A溶液中溶质的阴离子的方法取少量A溶液滴加几滴(稀硝酸酸化)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常温下,若电解1L0.1mol•L-1的A溶液,一段时间后测得溶液pH为12(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该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1mol.
④写出过量的E与F溶液中溶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2-+4H+=Al3++2H2O.
(5)由②、④、⑥元素组成的化合物W(在酸性溶液中发黄,W还原性较强),在溶液中易被⑦的单质氧化,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32-+4Cl2+5H2O═2SO42-+8Cl-+10H+.
11.在研究物质变化时,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认识物质变化时所引起的化学键及其能量变化,据此判断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生成 | |
B. | 所有化学变化一定遵循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 |
C. | 在化学反应中,破坏旧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新化学键释放的能量时,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 |
D. | 化学键的变化必然会引起能量变化,所以,能量变化也一定会引起化学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