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9.为探究Na、Mg、Al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课外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1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2将一小段用砂纸打磨后的镁带,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加热至水沸腾,再向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3将一小段镁带投入稀盐酸中
4将一小片铝投入稀盐酸中.
实验现象A剧烈反应,迅速生成大量的气体
B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不断游动,小球渐小最终消失,溶液变红
C反应不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D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红色
(1)请在下表中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编号:
实验步骤     1      2      3      4
实验现象
(2)请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
(3)实验结论金属性强弱顺序是Na>Mg>Al.
(4)请补充该小组同学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的上述实验结论:
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核对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填“金属性”或“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分析 (1)Na密度小于水,钠和水剧烈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生成的NaOH导致溶液呈碱性,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
Mg和沸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氢氧化镁部分溶解于水而使溶液呈碱性,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
镁和稀盐酸剧烈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
铝性质不如镁活泼,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铝和稀盐酸反应不如镁和稀盐酸反应剧烈;
(2)钠和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
(3)金属的金属性越强,金属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生成氢气越容易;
(4)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核对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解答 解:(1)Na密度小于水,钠和水剧烈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生成的NaOH导致溶液呈碱性,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
Mg和沸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氢氧化镁部分溶解于水而使溶液呈碱性,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
镁和稀盐酸剧烈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
铝性质不如镁活泼,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铝和稀盐酸反应不如镁和稀盐酸反应剧烈,
所以钠和水反应现象为B、镁和沸水反应现象为D、镁和稀盐酸反应现象为A、铝和稀盐酸反应现象为C,
故答案为:B;D;A;C;
(2)钠和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故答案为:2Na+2H2O=2NaOH+H2↑;
(3)金属的金属性越强,金属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生成氢气越容易,钠和水反应很剧烈、镁能和沸水反应、Mg和Al都与稀盐酸反应但镁比铝反应剧烈,所以得到的结论是:金属性强弱顺序是Na>Mg>Al,
故答案为:金属性强弱顺序是Na>Mg>Al;
(4)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核对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故答案为:减小;减弱;金属性.

点评 本题考查性质实验方案评价,为高频考点,采用对比方法分析金属的金属性强弱,熟练掌握同一周期、同一主族元素金属性及非金属性强弱顺序及判断方法,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7.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是用来收集实验中产生气体的装置,但未将导管画全,请将装置图补充完整.
(2)实验中他们取6.4g铜片和12mL18mol•L-1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反应停止,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中的同学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①写出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实验中若有m g铜参加了反应,则有$\frac{m}{64}$mol硫酸被还原,电子转移数目为$\frac{m}{32}$NA
②下列试剂中,能证明反应停止后烧瓶中有硫酸剩余的是D(填写字母编号).
A.硫酸钠溶液      B.氯化钡溶液      C.银粉        D.碳酸钠溶液
③为什么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但未能使铜片完全溶解?你认为的原因是稀硫酸不与铜反应.
(3)为了测定消耗硫酸的物质的量,该兴趣小组设计了两个实验方案:
方案一: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过已称量过的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反应停止后再次称量,两次质量差即是吸收的二氧化硫.
方案二: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足量的用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再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得沉淀的质量即是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钡沉淀的质量.
实际上,方案一、二均不可取.
方案一产生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使干燥管增重偏大;也可能由于烧瓶中的二氧化硫不能完全排出,使干燥管增重偏小.
方案二:由于高锰酸钾溶液中起酸化作用的硫酸与氯化钡溶液反应,使测定消耗硫酸的物质的量结果偏大.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