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主族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
B.离子晶体固态或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
C.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
D.温度越高,金属晶体的导电性越好

分析 A.同主族金属性从上到下逐渐增强,金属键减弱;
B、离子晶体的构成微粒是阴、阳离子,要导电离子必须自由移动;
C、最外层有3个电子的原子是ⅢA族元素;
D、温度升高,金属导体的电阻增大.

解答 解:A.同主族金属性从上到下逐渐增强,金属键减弱,故同主族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低,故A错误;
B、离子晶体的构成微粒是阴、阳离子,要导电离子必须自由移动,离子晶体在固态时不能自由移动,所以离子晶体固态时不导电,故B错误;
C、最外层有3个电子的原子是ⅢA族元素,则一定为主族元素,故C正确;
D、温度升高,金属导体的电阻增大,导电性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主族元素的判断、元素周期律和导电性的问题,为高频考点,把握原子结构与元素的位置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6.某些资料认为NO、NO2不能与Na2O2反应.某小组学生提出质疑,他们从理论上分析过氧化钠和二氧化氮都有氧化性,根据化合价升降原则提出假设:
假设Ⅰ.过氧化钠氧化二氧化氮               
假设Ⅱ.二氧化氮氧化过氧化钠
(1)小组甲同学设计实验如图1所示:
①试管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②待试管B中收集满气体,向试管B中加入适量Na2O2粉末,塞紧塞子,轻轻振荡试管内粉末,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再将余烬木条迅速伸进试管内,看见木条复燃.甲同学认为假设Ⅱ正确;乙同学认为该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为达到实验目的,在A、B之间增加一个装置,该装置的作用是除去生成NO2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
③乙同学用改进后装置,重复了甲同学的实验操作,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余烬木条未复燃.得出结论:假设Ⅰ正确.NO2和Na2O2反应的方程式是Na2O2+2NO2=2NaNO3
(2)丙同学认为NO易与O2发生反应,应更易被Na2O2氧化.
查阅资料:
①2NO+Na2O2═2NaNO2
②6NaNO2+3H2SO4═3Na2SO4+2HNO3+4NO↑+2H2O;
③酸性条件下,NO或NO2-都能与MnO4-反应生成NO3-和Mn2+
丙同学用如图2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探究NO与Na2O2的反应.
①在反应前,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N2,目的是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出.
②充分反应后,取D装置中产物少许,加入稀盐酸,若观察到产生无色气体,遇到空气变为红棕色现象,则产物是亚硝酸钠.
③F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NO,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NO+4H++3MnO4-═5NO3-+3Mn2++2H2O.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