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9.CoCl2•xH2O在加热时会逐步失水,并呈现不同的颜色,实验室里可以制成变色硅胶,用以干燥并验证水份.以含钴废料(含少量Fe、Al等杂质)制取CoCl2•6H2O的一种新工艺流程如图:已知:
①钴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Cl═CoCl2+H2↑
②CoCl2•6H2O熔点86℃,易溶于水、乙醚等;常温下稳定无毒,加热至110~120℃时,失去结晶水变成有毒的无水氯化钴.
③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沉淀物 | Fe(OH)3 | Co(OH)3 | Al(OH)3 |
开始沉淀 | 2.3 | 7.6 | 3.4 |
完全沉淀 | 4.1 | 9.2 | 5.2 |
(1)写出加入过氧化氢时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2Fe2++H2O2+2H+=2Fe3++2H2O
(2)加入碳酸钠调节pH至a,a的范围是5.2~7.6;
(3)最合适的试剂X是盐酸
(4)操作I包含3个基本实验操作,它们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和减压过滤.
(5)制得的CoCl2•6H2O需减压烘干的原因是降低烘干温度,防止产品分解.
分析 含钴废料中加入盐酸,可得CoCl2、AlCl3、FeCl2,加入过氧化氢,可得到FeCl3,然后加入Na2CO3调pH至5.2,可得到Fe(OH)3、Al(OH)3沉淀,过滤后所得滤液主要含有CoCl2,为得到CoCl2•6H2O晶体,应空气温度在86℃以下,加热时要防止温度过高而失去结晶水,可减压烘干,
(1)加入过氧化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过氧化氢氧化亚铁离子的反应;
(2)调节溶液的PH值,使溶液中铁离子和铝离子生成沉淀,而钴离子存在溶液中,从而将铁离子、铝离子和钴离子分开;
(3)pH调至a后过滤,再用试剂X将滤液的pH调节至2~3,所用的试剂X为盐酸;
(4)根据从溶液中制取固体的方法制取氯化钴固体,从而确定操作步骤;
(5)温度高时,CoCl2•6H2O分解.
解答 解:含钴废料中加入盐酸,可得CoCl2、AlCl3、FeCl2,加入过氧化氢,可得到FeCl3,然后加入Na2CO3调pH至5.2,可得到Fe(OH)3、Al(OH)3沉淀,过滤后所得滤液主要含有CoCl2,为得到CoCl2•6H2O晶体,应空气温度在86℃以下,加热时要防止温度过高而失去结晶水,可减压烘干,(1)金属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物,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盐,同时生成一氧化氮,
(1)加入过氧化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过氧化氢氧化亚铁离子的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
故答案为:2Fe2++H2O2+2H+=2Fe3++2H2O;
(2)废料加入盐酸后生成氯化物,然后加入双氧水,二价铁离子被双氧水氧化生成三价铁离子,根据沉淀的PH值表格知,当溶液的PH值为5.2时,铁离子和铝离子被完全沉淀,当溶液的PH值为7.6时,钴离子才开始产生沉淀,所以要想将铁离子、铝离子和钴离子分离,溶液的pH值应该不小于5.2不大于7.6,;
故答案为:5.2~7.6;
(3)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pH调至a后过滤,再用试剂X将滤液的pH调节至2~3,所用的试剂X为盐酸,
故答案为:盐酸;
(4)从溶液中制取固体的方法制取氯化钴固体,其操作步骤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和过滤,
故答案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5)根据题意知,CoCl2•6H2O常温下稳定无毒,加热至110~120℃时,失去结晶水变成有毒的无水氯化钴,为防止其分解,制得的CoCl2•6H2O需减压烘干,
故答案为:降低烘干温度,防止产品分解.
点评 本题考查了实验方案设计中的有关知识,难度较大,比较突出的难点是:1、误差的分析不知如何寻找“题眼”;2、信息题中信息的阅读、提取有用信息然后进行加工的方法不会,从而导致做题错误较多.
A. | 钠与乙醇反应的现象与钠与水反应的现象相同 | |
B. | 在淀粉溶液中加入20%的稀硫酸水解后,立即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证明有葡萄糖生成 | |
C. | 在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振荡,立即加入麦芽糖溶液并加热,能证明麦芽糖具有还原性 | |
D. | 在乙醇溶液中插入一根红热的铜丝,能证明醇氧化成醛 |
A. | KCl═K++Cl- | B. | NH3•H2O?NH4++OH- | ||
C. | CH3COOH═CH3COO-+H+ | D. | HCl═H++Cl- |
A. | Na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Na++H2↑ | |
B. | Na2O2溶于水产生O2:Na2O2+H2O═2Na++2OH-+O2↑ | |
C. | 碳酸氢钙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Ca2+恰好完全沉淀 Ca2++HCO3-+OHˉ═CaCO3↓+H2O | |
D. | 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气体 CO32-+CO2+H2O═HCO3- |
①CH3 ②C2H5 ③C2H6O ④CH2.
A. | ①②③④ | B. | ①②③ | C. | ①②④ | D. | ②③ |
A. | 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 |
B. | 由C(石墨)=C(金刚石)△H=+11.9 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 |
C. | 水力(水能)按不同的分类可看成可再生能源和一级能源 | |
D. | 可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frac{1}{2}$O2(g)═H2O(g)△H=-241.8 kJ/mol |
A. | Na+、Fe2+、OH- | B. | Ag+、Cl-、NO3- | C. | NH4+、OH-、SO42- | D. | Na+、Cl-、NO3- |
选项 | 目的 | 操作 |
A. | 配制100 mL 1.0 mol•L-1 CuSO4溶液 | 将25 g CuSO4•5H2O溶于100 mL蒸馏水中 |
B. | 除去KNO3中少量NaCl | 将混合物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 |
C. | 提取溴水中的Br2 | 向溶液中加入乙醇后振荡,静置,分液 |
D. | 溶液中是否含有K+ | 焰色反应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