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6.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 | |
A | 将卤代烃加入到热NaOH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上层液体,加入AgNO3液产生沉淀 | 证明卤代烃中含有卤元素 |
B | 向丙烯醛(CH2=CH-CHO)中加入足量新制银氨溶液后,滴入KMnO4(H+)溶液,观察紫色褪去 | 证明结构中存在碳碳双键 |
C | 淀粉在硫酸催化作用下水解,将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入到水解后的溶液中 | 检验淀粉水解的产物葡萄糖 |
D | 向纯碱中滴加醋酸,将产生的气体先通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再通入苯酚钠浓溶液 | 证明酸性:醋酸>碳酸>苯酚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分析 A.检验卤代烃水解产物,应先中和碱,再加硝酸银检验卤离子;
B.C=C、-CHO均能被KMnO4氧化;
C.应在碱性条件下反应;
D.醋酸易挥发.
解答 解:A.卤代烃中加入NaOH溶液,水解后,检验卤素离子应在酸性溶液中,则应先加硝酸至酸性,再加入AgNO3溶液检验,故A错误;
B.C=C、-CHO均能被KMnO4氧化,应排除-CHO的干扰,再滴入KMnO4(H+)溶液,观察紫色褪去,能证明结构中存在碳碳双键,故B错误;
C.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与氢氧化铜浊液的反应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故C错误;
D.醋酸易挥发,能与苯酚钠反应,应先除去,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离子检验、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及酸性比较等,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原理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7.以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0.1mol Fe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 |
B. | 0.1mol Na2SO4溶液中,含有SO42-数为0.1NA | |
C. | 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氧原子总数为3NA | |
D. | 0.5L 1mol/LNaCl溶液中含有的钠离子浓度1mol/L |
11.某课外兴趣小组对H2O2的分解速率做了如下实验探究.
(1)下表是该小组研究影响过氧化氢(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时采集的一组数据:用10mL H2O2制取150mLO2所需的时间(秒)
①该小组在设计方案时,考虑了浓度、a:温度、b:催化剂等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②从上述影响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a和b中任选一个,说明该因素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他条件不变,升高反应温度,H2O2分解速率加快.
(2)某同学在10mL H2O2 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放出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如图所示,
①写出H2O2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②A、B、C三点所表示的即时反应速率最慢的是C.
(3)若将适量MnO2加入酸化的H2O2的溶液中,MnO2溶解产生Mn2+,另外,产物中还有O2产生,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nO2+2H++H2O2=Mn2++O2↑+2H2O.
(1)下表是该小组研究影响过氧化氢(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时采集的一组数据:用10mL H2O2制取150mLO2所需的时间(秒)
30%H2O2 | 15%H2O2 | 10%H2O2 | 5%H2O2 | |
无催化剂、不加热 | 几乎不反应 | 几乎不反应 | 几乎不反应 | 几乎不反应 |
无催化剂、加热 | 360 | 480 | 540 | 720 |
MnO2催化剂、加热 | 10 | 25 | 60 | 120 |
②从上述影响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a和b中任选一个,说明该因素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他条件不变,升高反应温度,H2O2分解速率加快.
(2)某同学在10mL H2O2 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放出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如图所示,
①写出H2O2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②A、B、C三点所表示的即时反应速率最慢的是C.
(3)若将适量MnO2加入酸化的H2O2的溶液中,MnO2溶解产生Mn2+,另外,产物中还有O2产生,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nO2+2H++H2O2=Mn2++O2↑+2H2O.
8.Ⅰ.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Y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Y、Z、W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为S2->Cl->Al3+(用离子符号表示).
(3)含Y的某种盐常用作净水剂,其净水原理是Al3+3H2O?Al(OH)3(胶体)+3H+(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Ⅱ.运用所学化学原理,解决下列问题:
(4)已知:①C(s)+O2(g)═CO2(g);△H=a kJ•mol-1;
②CO2(g)+C(s)═2CO(g);△H=b kJ•mol-1;
③Si(s)+O2(g)═SiO2(s);△H=c kJ•mol-1.
工业上生产粗硅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s)+SiO2(s)=2CO(g)+Si(s)△H=(a+b-c)kJ•mol-1.
(5)已知:CO(g)+H2O(g)?H2(g)+CO2(g).表为该反应在不同温度时的平衡常数.该反应的△H<0(填“>”、“<”);500℃时进行该反应,且CO和H2O起始浓度相等,CO平衡转化率为75%.
(6)以熔融K2CO3为电解质的一种新型氢氧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写出电极A的电极反应式H2-2e-+CO32-═CO2+H2O.
(1)写出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Y、Z、W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为S2->Cl->Al3+(用离子符号表示).
(3)含Y的某种盐常用作净水剂,其净水原理是Al3+3H2O?Al(OH)3(胶体)+3H+(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Ⅱ.运用所学化学原理,解决下列问题:
(4)已知:①C(s)+O2(g)═CO2(g);△H=a kJ•mol-1;
②CO2(g)+C(s)═2CO(g);△H=b kJ•mol-1;
③Si(s)+O2(g)═SiO2(s);△H=c kJ•mol-1.
工业上生产粗硅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s)+SiO2(s)=2CO(g)+Si(s)△H=(a+b-c)kJ•mol-1.
温度/℃ | 400 | 500 | 800 |
平衡常数K | 9.94 | 9 | 1 |
(6)以熔融K2CO3为电解质的一种新型氢氧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写出电极A的电极反应式H2-2e-+CO32-═CO2+H2O.
6.某学习小组利用图1装置进行CO2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制备NaHCO3.
(1)选取必要的实验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为CAB(填序号).
(2)为确定制得的固体样品是纯净的NaHCO3,小组同学提出下列实验方案:
甲方案:将样品溶液与饱和澄清石灰水反应,观察现象.
乙方案:将样品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观察现象.
丙方案:测定pH法.
丁方案:热重分析法.
①判定甲方案不可行(填“可行”或“不可行”).
②为判定乙方案的可行性,某同学用纯净的NaHCO3配制的溶液,与B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i)此实验已可说明乙方案是不可行的.请结合以下数据,并通过计算说明产生浑浊的原因.
[己知:0.l mol•L-1 NaHCO3溶液电离出的c(CO32-)为0.001l mol•L-1,Ksp(BaCO3)=5.1×10-9]
答:Qc=c(Ba2+)×c(CO32-)=$\frac{0.2}{2}$×0.0011=1.1×10-4>5.1×10-9.
(ii)产生浑浊(伴有气体产生)的离子方程式Ba2++2HCO3-=BaCO3↓+CO2↑+H2O.
③用pH计测定的丙方案如下:
取m克的固体样晶溶解于水配成V mL的溶液,用pH计测pH:
还应补充的实验是:另取等质量的分析纯NaHC03溶于水中配成V mL的溶液,用pH计测pH
④进行丁方案实验,得到固体残留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根据A点坐标得到的结沦是制得的固体样品是纯净的NaHCO3.
(残留率=$\frac{剩余固体的质量}{原始固体的质量}$×100%)
(1)选取必要的实验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为CAB(填序号).
(2)为确定制得的固体样品是纯净的NaHCO3,小组同学提出下列实验方案:
甲方案:将样品溶液与饱和澄清石灰水反应,观察现象.
乙方案:将样品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观察现象.
丙方案:测定pH法.
丁方案:热重分析法.
①判定甲方案不可行(填“可行”或“不可行”).
②为判定乙方案的可行性,某同学用纯净的NaHCO3配制的溶液,与B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NaHCO3溶液 BaCl2浓度 | 0.2mol•L-1 | 0.1mol•L-1 | 0.02mol•L-1 |
0.2mol•L-1 | 浑浊 | 浑浊 | 少许浑浊 |
0.1mol•L-1 | 浑浊 | 少许浑浊 | 无现象 |
0.02mol•L-1 | 少许浑浊 | 无现象 | 无现象 |
[己知:0.l mol•L-1 NaHCO3溶液电离出的c(CO32-)为0.001l mol•L-1,Ksp(BaCO3)=5.1×10-9]
答:Qc=c(Ba2+)×c(CO32-)=$\frac{0.2}{2}$×0.0011=1.1×10-4>5.1×10-9.
(ii)产生浑浊(伴有气体产生)的离子方程式Ba2++2HCO3-=BaCO3↓+CO2↑+H2O.
③用pH计测定的丙方案如下:
取m克的固体样晶溶解于水配成V mL的溶液,用pH计测pH:
还应补充的实验是:另取等质量的分析纯NaHC03溶于水中配成V mL的溶液,用pH计测pH
④进行丁方案实验,得到固体残留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根据A点坐标得到的结沦是制得的固体样品是纯净的NaHCO3.
(残留率=$\frac{剩余固体的质量}{原始固体的质量}$×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