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4.300mL Al2(SO4)3溶液中,含Al3+为1.62g,在该溶液中加入0.1mol•L-1 Ba(OH)2溶液100mL,反应后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 )A. | 0.4 mol•L-1 | B. | 0.3 mol•L-1 | C. | 0.2 mol•L-1 | D. | 0.1 mol•L-1 |
分析 Al2(SO4)3溶液中加入的Ba(OH)2溶液,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发生反应:SO42-+Ba2+═BaSO4↓,根据n=$\frac{m}{M}$计算铝离子物质的量,进而计算硫酸铝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根据n=cV计算Ba2+的物质的量,根据方程式计算参加反应SO42-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剩余SO42-的物质的量,再根据c=$\frac{n}{V}$计算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答 解:溶液中Al3+为1.62g,物质的量为$\frac{1.62g}{27g/mol}$=0.06mol,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n(SO42-)=$\frac{3}{2}$n(Al3+)=$\frac{3}{2}$×0.06mol=0.09mol,
加入的Ba(OH)2的物质的量为0.1mol/L×0.1=0.01mol,故n(Ba2+)=0.01mol,
SO42-+Ba2+═BaSO4↓
0.01mol 0.01mol
所以剩余SO42-的物质的量为0.09mol-0.01mol=0.08mol,
所以反应后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frac{0.08mol}{0.3L+0.1L}$=0.2mol/L,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反应计算、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等,难度不大,明确发生的反应,计算硫酸铝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是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5.下列反应中,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发生变化不能作为平衡标志的是( )
A. | N2(g)+3H2(g)?2NH3(g) | B. | H2(g)+I2(g)?2HI(g) | ||
C. | C(s)+H2O(g)?CO(g)+H2(g) | D. | CO2(g)+2NH3(g)?CO(NH2)2(s)+H2O(g) |
12.温度相同、浓度均为0.2mol L-1的①(NH4)2SO4、②NaNO3、③NH4HSO4、④NH4NO3、⑤CH3COONa溶液,它们的pH值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
A. | ③①④②⑤ | B. | ①③④②⑤ | C. | ③②①④⑤ | D. | ⑤②④①③ |
19.电子计算器中所用的纽扣电池为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为Ag2O和Zn,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电极反应式为:Zn+2OH--2e-═Zn(OH)2、Ag2O+H2O+2e-═2Ag+2OH-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电流由锌经外电路流向氧化银 | |
B. | 锌是正极,氧化银是负极 | |
C. | 工作时,负极区溶液pH减小,正极区pH增大 | |
D. | 溶液中OH-向正极移动,K+、H+向负极移动 |
9.工业上制备纯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SiCl4(g)+2H2(g)?Si(s)+4HCl(g);△H=+QkJ/mol(Q>0)某温度、压强下,将一定量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以上反应(此条件下为可逆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反应过程中,若增大压强能提高SiCl4的转化率 | |
B. | 若反应开始时SiCl4为1mol,则达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kJ | |
C. | 在温度、体积不变的情况下,若按照起始充入比例再向容器中充入反应物,重新达平衡后,HCl的体积分数不变 | |
D. | 当反应吸收热量为0.025QkJ时,生成的HCl通入100mL 1mol/L的NaOH溶液恰好反应 |
16.0.1mol/L 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加入水时,溶液中c(H+) 和c(OH-) 都减小 | |
B. | 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
C. | 加入少量0.1mol/L 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小 | |
D. | 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14.现有甲、乙、丙三种元素,其原子序数都不超过20.有关信息如下:
下列关于甲、乙、丙三种元素相关的分析正确的是( )
元素代号 | 相关信息 |
甲 | n为电子层数,甲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n2-1) |
乙 | 在周期表中它的周期数为k,主族序数为(2k+1) |
丙 | 电子层数大于最外层电子数 |
A. | 甲的单质难溶于水 | |
B. | 乙的气态氢化物遇湿润的pH试纸变红色或蓝色 | |
C. | 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碱 | |
D. | 甲、丙只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