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验证物质的性质.
(1)利用I、Ⅱ装置可制取收集气体(K2关闭,K1打开)
①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直接利用这套装置进行实验的是AC (填正确选项的标号)
A.锌和稀硫酸B.双氧水和二氧化锰C.浓氨水和氧化钙D.浓盐酸和二氧化锰
②在不改变I、II装置及位置的前提下,若要制取收集NO气体,可采取的改进方法是装置II内充满水;若要制取收集NO2气体,可采取的改进方法是:将Ⅱ装置加满(难挥发的)有机溶剂.
(2)利用I、III装置可验证物质的性质(K2打开,K1关闭)
①若要证明氧化性:KMnO4>C12>Br2,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C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Cl2+2Br-=2Cl-+Br2
②若要证明乙炔为不饱和烃,则I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C中的现象为溴水褪色或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3)装置Ⅲ中使用球形干燥管D可防止液体倒吸,其原因是当气体被吸收时,液体上升到球形管中,由于球形管容积较大,导致试管中液面明显下降,使球形管口脱离液面,球形管中的液体又流回试管中,从而防止了倒吸.

分析 (1)①根据反应装置、气体收集装置的特点选择;
②根据二氧化氮的性质选取试剂;
(2)①根据氯气和溴之间的置换反应判断氧化性强弱,并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根据碳化钙和水的反应写出相应的方程式;根据乙炔与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反应的现象判断;
(3)根据球形干燥管的特点分析.

解答 解:(1)①根据I装置知,反应物反应时不需加热,所以D排除;根据Ⅱ装置知,反应生成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所以排除B,符合条件的是AC,
故答案为:AC;
②二氧化氮能和水反应,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可将Ⅱ装置加满(难挥发的)有机溶剂来收集二氧化氮气体.
故答案为:将Ⅱ装置加满(难挥发的)有机溶剂;
(2)①氯气能和溴化物置换出溴单质Cl2+2Br-=2Cl-+Br2,从而确定氯气的氧化性大于溴的氧化性,
故答案为:Cl2+2Br-=2Cl-+Br2
②碳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乙炔,CaC2+2H2O→Ca(OH)2+C2H2↑;溴或酸性高锰酸钾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乙炔,所以乙炔能使溴水或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故答案为:CaC2+2H2O→Ca(OH)2+C2H2↑;溴水褪色或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3)因为当气体被吸收时,液体上升到球形管中.由于球形管容积较大,导致试管中液面明显下降,使球形管口脱离液面,球形管中的液体又流回试管中,从而防止了倒吸,
故答案为:当气体被吸收时,液体上升到球形管中,由于球形管容积较大,导致试管中液面明显下降,使球形管口脱离液面,球形管中的液体又流回试管中,从而防止了倒吸.

点评 本题考查了实验装置的综合及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涉及装置特点及使用方法、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书写等知识,注意掌握常见仪器装置的特点及使用方法,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2.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元素A、B、C、D、E、F中,A、B属于同一短周期元素且相邻,A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C、D、E、F是位于同一周期的金属元素,基态C、F原子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均为1个,且C、F原子的电子数相差为10,基态D、E原子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4、2,且原子序数相差为2.
(1)六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K(填元素符号,下同),电负性最大的是N.
(2)黄血盐是由A、B、C、D四种元素形成的配位化合物C4[D(AB)6],易溶于水,广泛用作食盐添加剂(抗结剂).请写出黄血盐的化学式K4[Fe(CN)6],1mol AB-中含有π键的数目为2NA,黄血盐晶体中各种微粒间的作用力不涉及def(填序号).
a.离子键   b.共价键   c.配位键
d.金属键   e.氢键   f.分子间的作用力
(3)E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84s2,很多不饱和有机物在E催化下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如①CH2=CH2、②HC≡CH、③、④HCHO.其中碳原子采取sp2杂化的分子有①③④(填物质序号),HCHO分子的立体结构为平面三角形,它加成产物的熔、沸点比CH4的熔、沸点高,其主要原因是(须指明加成产物是何物质)加成产物CH3OH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
(4)金属C、F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C、F两种晶体晶胞中金属原子的配位数之比为2:3.金属C的晶胞中,若设该晶胞的密度为a g/cm3,阿伏加得罗常数为NA,C原子的摩尔质量为M,则表示C原子半径的计算式为$\frac{\sqrt{3}}{4}$×$\root{3}{\frac{2M}{a{N}_{A}}}$c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