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6.有关煤的综合利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煤和水煤气均是二次能源 | |
B. | 煤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物 | |
C. | ①是将煤在空气中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 | |
D. | B为甲醇或乙酸时,原子利用率均达到100% |
分析 A.一级能源是指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如: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能、化石燃料;由一级能源经过加工转换以后得到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例如:电能、蒸汽、煤气、汽油、柴油、水煤气、干馏煤气等;
B.煤是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
C.煤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加热的过程称为煤的干馏;
D.水煤气为CO和H2,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不同的比例反应,可假定反应时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m:n,则只要各选项中的化学式能化为形式(CO)m(H2)n,都是正确的.
解答 解:A.煤是一次能源,故A错误;
B.煤是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通过干馏可得到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物,故B错误;
C.①是煤的干馏,煤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加热的过程称为煤的干馏,故C错误;
D.甲醇(CH4O)可变为(CO)1(H2)2,乙酸(C2H4O2)可变为(CO)2(H2)2,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绿色化学即反应物中的原子利用率达到100%,也就是说反应类型一般是化合反应,唯一的生成物即是产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6.卤块的主要成分是MgCl2,此外还含Fe3+、Fe2+和Mn2+等离子.若以它以及表2中的某些物质为原料,按图所示工艺流程进行生产,可制得轻质氧化镁.
若要求产品尽量不含杂质,而且生产成本较低,请根据表1和表2提供的资料,填写空白:
表1 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Fe2+氢氧化物呈絮状,不易从溶液中除去,所以,常将它氧化为Fe3+,生成Fe(OH)3沉淀除去.
表2 原料价格表
(1)在步骤②中加入的试剂X,最佳的选择是漂液NaClO,写出步骤②中pH=1时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2++ClO-+2H+═2Fe3++Cl-+H2O;
(2)在步骤③中加入的试剂是烧碱;之所以要控制pH=9.8,其目的是使Mg2+以外的杂质离子转化成沉淀除去;
(3)某燃料电池的燃料为CO,氧化剂为含CO2的O2,电解质为熔融态的试剂Z(步骤④中加入试剂的有效成分),则该燃料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方程式为:O2+4e-+2CO2═2CO32-;
(4)在步骤⑤中发生的反应是MgCO3+H2O $\frac{\underline{\;\;△\;\;}}{\;}$ Mg(OH)2+CO2↑.
若要求产品尽量不含杂质,而且生产成本较低,请根据表1和表2提供的资料,填写空白:
表1 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物质 | 开始沉淀 | 沉淀完全 |
Fe(OH)3 | 2.7 | 3.7 |
Fe(OH)2 | 7.6 | 9.6* |
Mn(OH)2 | 8.3 | 9.8 |
Mg(OH)2 | 9.6 | 11.1 |
表2 原料价格表
物质 | 价格(元•吨-1) |
漂液(含25.2% NaClO) | 450 |
双氧水(含30% H2O2) | 2400 |
烧碱(含98% NaOH) | 2100 |
纯碱(含99.5% Na2CO3) | 600 |
(2)在步骤③中加入的试剂是烧碱;之所以要控制pH=9.8,其目的是使Mg2+以外的杂质离子转化成沉淀除去;
(3)某燃料电池的燃料为CO,氧化剂为含CO2的O2,电解质为熔融态的试剂Z(步骤④中加入试剂的有效成分),则该燃料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方程式为:O2+4e-+2CO2═2CO32-;
(4)在步骤⑤中发生的反应是MgCO3+H2O $\frac{\underline{\;\;△\;\;}}{\;}$ Mg(OH)2+CO2↑.
17.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2、H2、HCl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A. | p(N2)>p(H2)>p(HCl) | B. | p(HCl)>p(N2)>p(H2) | C. | p(H2)>p(HCl)>p(N2) | D. | p(H2)>p(N2)>p(HCl) |
14.下列物质的分类结果全部正确的是( )
A. | 纯碱-碱 硫化氢-酸 小苏打-酸式盐 | |
B. | 碘酒-混合物 胆矾-纯净物 臭氧-单质 | |
C. | 葡萄糖-电解质 CO2-酸性氧化物 蛋白质溶液-胶体 | |
D. | 氨水-电解质 硫酸钡-非电解质 酒精-有机物 |
15.10mL某气态烃与过量氧气混合,完全燃烧后再恢复到室温,混合气体的体积减少25mL,剩余气体再通过苛性钠溶液,体积又减少了20mL,则该气态烃的分子式为( )
A. | CH4 | B. | C2H6 | C. | C4H8 | D. | C2H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