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根据题意解答
(1)如图1,已知E是矩形ABCD的边AB上一点,EF⊥DE交BC于点F,证明:△ADE∽△BFE.
(2)这个相似的基本图形像字母K,可以称为“K”型相似,但更因为图形的结构特征是一条线上有3个垂直关系,也常被称为“一线三垂直”,那普通的3个等角又会怎样呢?
变式一如图2,已知等边三角形ABC,点D、E分别为BC,AC上的点,∠ADE=60°.
①图中有相似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
②如图3,若将∠ADE在△ABC的内部(∠ADE两边不与BC重合),绕点D逆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还有相似三角形吗?
(3)变式二如图4,隐藏变式1图形中的线段AE,在得到的新图形中.
①如果∠B=∠C=∠ADE=50°,图中有相似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
②如图5,若∠B=∠C=∠ADE=∠a,∠a为任意角,还有相似三角形吗?
(4)交式三已知,相邻两条平形直线间的距离相等,若等腰直角△ABC的三个顶点分别在这三条平行直线上,则cosa的值是(直接写出结果).
【答案】
(1)
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A=∠B=90°,
∴∠ADE+∠AED=90°,
∵EF⊥DE,
∴∠AED+∠BEF=90°,
∴∠ADE=∠BEF,
∵∠A=∠B=90°,
∴△ADE∽△BEF
(2)
解:①∵△ABC是等边三角形,
∴∠B=∠C=60°,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ADB+∠BAD=120°,
∵∠ADE=60°,
∴∠ADB+∠EDC=120°,
∴∠BAD=∠CDE,
∵∠B=∠C=60°,
∴△ABD∽△CDE
②∵△ABC是等边三角形,
∴∠B=∠C=60°,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FDB+∠BFD=120°,
∵∠FDE=60°,
∴∠FDB+∠EDC=120°,
∴∠BFD=∠CDE,
∵∠B=∠C=60°,
∴△FBD∽△CDE.
(3)
解:①∠B=∠C=50°,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ADB+∠BAD=130°,
∵∠ADE=50°,
∴∠ADB+∠EDC=130°,
∴∠BAD=∠CDE,
∵∠B=∠C=130°,
∴△ABD∽△CDE
②B=∠C=α,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ADB+∠BAD=180°﹣α,
∵∠ADE=α,
∴∠ADB+∠EDC=180°﹣α,
∴∠BAD=∠CDE,
∵∠B=∠C=α,
∴△ABD∽△DCE.
(4)
【解析】解:(4)过点A作A⊥l1 , 过点B作BE⊥l1交l3于F,
∴∠AFB=90°,
∴∠CAD+∠ACD=90°,
∵∠ACB=90°,
∴∠ACD+∠BCE=90°,
∴∠CAD=∠BCE,
在△ACD和△BCE中, ,
∴△ACD≌△BCE,
∴AD=CE,CD=BE,
设平行线间的距离为d,
∴AD=CE=2d,BE=CD=d,
∴DE=CD+CE=3d,
∴四边形ADEF是矩形,
∴AF=DE=3d,BF=d,
在Rt△ABF中,AB= = d,
∴cosα= = = .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的相关知识,掌握测高:测量不能到达顶部的物体的高度,通常用“在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比例”的原理解决;测距:测量不能到达两点间的举例,常构造相似三角形求解.
【题目】甲、乙两人参加学校组织的理化实验操作测试,近期的5次测试成绩如图所示.
(1)请你根据图中的数据填写表格;
姓名 | 平均数 | 众数 | 方差 |
甲 | 8 | ||
乙 | 8 | 2.8 |
(2)从平均数和方差相结合看,谁的成绩好些?从发展趋势来看,谁的成绩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