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同学们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一瓶敞口放置且失去标签的白色粉末状药品,老师告诉大家原瓶药品可能是碳酸钠、碳酸钙、氢氧化钠中的一种。同学们对此很好奇,于是他们对这瓶白色粉末的成分做了如下探究:
(实验Ⅰ)小明取一定量白色粉末于烧杯中,加水搅拌,充分溶解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无色溶液。
(实验Ⅱ)小明取实验I得到的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后,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于是小明马上就得出结论,该瓶中白色粉末一定是碳酸钙,但是小军却认为小明的结论不一定正确,固体还可能是碳酸钠,小军的理由是碳酸钠溶于水形成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后,也会有固体剩余。请写出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实验Ⅲ)小明和小军认为有必要再对实验I中滤液的成分进行探究,过程如下: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 |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 该瓶中白色粉末一定不是_____ |
(2)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振荡,静置 | _____ | 该瓶中白色粉末一定有碳酸钠 |
(反思与交流)实验结束后,同学们通过讨论,一致认为原试剂瓶中的药品也可能不是碳酸钠,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题目】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中含有镍(Ni)、铜、铁等金属。某化学兴趣小组决定探究Ni、Fe、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1)(查阅资料)镍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并放出氢气。写出镍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探究实验)所用金属片均已用砂纸打磨)
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铁片表面有固体析出,铜片表面_____ | 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 |
(3)(实验反思)用镍片、硫酸亚铁溶液和_____(填化学式)溶液通过实验也能判断Fe、Ni、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