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学习小组利用黄铜(铜锌合金)完成以下性质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夹持装置省略)

Ⅰ如图所示,将黄铜丝插入稀硫酸,观察到黄铜丝表面有气泡生成并开始溶解,A中导管里液面缓慢上升;

Ⅱ立即向长颈漏斗中加入过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又观察到黄铜丝溶解加快,溶液变为蓝色,试管A管壁发热,A中部分溶液进入B中。

1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能证明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的现象是_____

2)写出A中溶液进入B中的原因。_____

3)反应结束后,将AB中溶液倒入一个烧杯所得溶液中没有过氧化氢的理由是_____。根据该溶液中溶质的组成,自选一种试剂,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写出实验操作和现象。_____

【答案】 有气泡产生 溶液颜色不变蓝 A中不断有气体生成且反应过程放热,气体体积膨胀,A中溶液被压入B 过氧化氢在硫酸铜溶液的催化下完全分解,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至不再有气泡产生,过滤,反应过程中有红色固体析出,有气泡产生

【解析】

1)根据黄铜中含有锌,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锌会与稀硫酸反应,铜不会与稀硫酸反应进行分析;

2)根据试管A管壁发热,锌和稀硫酸反应会生成氢气进行分析;

3)根据硫酸铜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黄铜丝溶解加快,溶液变为蓝色,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铜,以及稀硫酸是过量的进行分析。

解:(1)黄铜中含有锌,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锌会与稀硫酸反应,铜不会与稀硫酸反应,所以能证明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溶液颜色不变蓝;

2)试管A管壁发热,锌和稀硫酸反应会生成氢气,所以A中溶液进入B中的原因是:A中不断有气体生成且反应过程放热,气体体积膨胀,A中溶液被压入B中;

3)硫酸铜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将AB中溶液倒入一个烧杯所得溶液中没有过氧化氢的理由是:过氧化氢在硫酸铜溶液的催化下完全分解,黄铜丝溶解加快,溶液变为蓝色,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铜,以及稀硫酸是过量的,所以实验操作和现象是: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至不再有气泡产生,过滤,反应过程中有红色固体析出,有气泡产生。

故答案为:(1Zn+H2SO4═ZnSO4+H2,有气泡产生,溶液颜色不变蓝;(2A中不断有气体生成且反应过程放热,气体体积膨胀,A中溶液被压入B中;(3)过氧化氢在硫酸铜溶液的催化下完全分解,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至不再有气泡产生,过滤,反应过程中有红色固体析出,有气泡产生。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实验室有一瓶保存不当的试剂(如图所示),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和“10%”字样。已知它是无色液体,是初中化学常用的试剂,小华等几位同学对此很感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溶质是什么?

(交流研讨)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_____(填酸、碱或盐)。

(查阅资料)

初中化学常见的含钠化合物有NaClNaOHNa2CO3NaHCO3

②Na2CO3NaHCO3溶液都呈碱性。NaCl溶液呈中性。

室温下(20℃)时,4种物质的溶解度的数据如下。

物质

NaCl

NaOH

Na2CO3

NaHCO3

溶解度/g

36

109

215

9.6

(得出结论)小华根据试剂瓶上标注和上表溶解度数据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_____

(猜想与实验)

这瓶试剂可能是_____溶液;可能是NaOH溶液;可能是NaCl溶液。

1)小亮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11,他判断该溶液不可能是氯化钠。对小亮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所得结论,你的评价是_____

A 方法正确,pH正确,结论正确        B 方法不正确,pH偏小,但结论正确

C 方法不正确,pH偏大,结论不正确     D 方法正确,pH正确,但结论不正确

2)小强为了确定该溶液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步骤一:取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_____

产生大量的气泡

猜想正确。步骤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步骤二:把产生的气体,通入_____

_____

(质疑)小华则不同意小强的观点,认为溶液中有Na2CO3还可能有NaOH.请你帮助他完成以下探究方案:

探究步骤

预计现象

结论

步骤一:取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_____溶液并过滤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既含Na2CO3,又含有NaOH

步骤二:向上述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酚酞试液呈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