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竹子是“有节、中空、四季常绿”的植物(如图所示)。同学们对竹子中的气体成分展开了探究,测定其成分。
(提出猜想)猜想一:气体成分含有_____,猜想二:气体成分含有_____。
(1)收集竹子中的气体。
小华提出:将一节竹子浸没在水中,在竹子上钻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小刚提出:可用注射器从竹子中抽取气体。
大家认为两人的想法都可行,于是分为A、B两组,在相同条件下,A组采用小华的取气方法,B组采用小刚的取气方法,分别完成下面的实验。
(2)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及解释 |
向所取得气体中加入: _____ | _____ | 有二氧化碳 |
(3)测定氧气含量。
(查阅资料)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白磷的着火点为40℃。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案一和方案二来测定氧气含量。
(进行实验)按上述两个方案进行多次实验。
(反思与评价)
a.实验中磷的量应为足量,原因是_____。
b.两个方案的实验测定结果不同,大家经讨论后一直认为方案_____(选填“一”或“二”)测定结果比较准确。原因是_____
c.经过A、B两组同学将收到的气体尽管都用比较准确的方案实验,但A的误差较大,小刚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氧气;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将集气瓶内的氧气消耗尽;二;方案二的实验始终在密闭装置中进行,能保持瓶内气体在反应前不发生改变;CO2+H2O=H2CO3;
【解析】
提出猜想:竹子中的气体含有氧气、二氧化碳等;
(2)检验二氧化碳的常用办法一般是澄清石灰水,现象是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所以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及解释 |
向所取气体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有二氧化碳 |
反思与评价:a、实验中磷的量应为足量,目的是将瓶中氧气耗尽;故填:将集气瓶内的氧气消耗尽;
b、待冷却到室温时打开弹簧夹两个方案的实验测定结果不同,测定过程更合理的是方案二,原因是方案二的实验始终在密闭装置中进行,能保持瓶内气体在反应前不发生改变;
c、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H2O=H2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