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观察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_(写元素名称),其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
(2)上图中X的值为_____;其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原子的元素是_____(填元素符号)。
(3)12号元素与17号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构成此物质的阴离子的符号为_____。
(4)碳元素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右图所示。 其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其+2价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
【答案】 氧 8 10 Ne MgCl2 Cl 12.01 CO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等。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则其原子的质子数为8.
(2)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X=2+8=10,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结构是稳定结构,所以具有相对稳定结构原子的元素是. Ne
(3)12号元素与17号元素分别是镁元素和氯元素,镁元素和氯元素分别显+2价、﹣1价,其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构成此物质的阴离子是氯离子,其离子符号为Cl﹣.
(4)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其+2价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CO;
【题目】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小组讨论)(1)讨论后同学们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的物质是________(填序号)。
A.蜡烛 B.红磷 C.硫 D.木炭
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_________________。
(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下图所示的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实验)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 mL)
组别 | 1 | 2 | 3 | 4 | 5 | 6 |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mL | 20 | 21 | 19 | 20 | 22 | 19 |
(3)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通过实验还可以推断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题目】竹子是“有节、中空、四季常绿”的植物(如图所示)。同学们对竹子中的气体成分展开了探究,测定其成分。
(提出猜想)猜想一:气体成分含有_____,猜想二:气体成分含有_____。
(1)收集竹子中的气体。
小华提出:将一节竹子浸没在水中,在竹子上钻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小刚提出:可用注射器从竹子中抽取气体。
大家认为两人的想法都可行,于是分为A、B两组,在相同条件下,A组采用小华的取气方法,B组采用小刚的取气方法,分别完成下面的实验。
(2)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及解释 |
向所取得气体中加入: _____ | _____ | 有二氧化碳 |
(3)测定氧气含量。
(查阅资料)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白磷的着火点为40℃。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案一和方案二来测定氧气含量。
(进行实验)按上述两个方案进行多次实验。
(反思与评价)
a.实验中磷的量应为足量,原因是_____。
b.两个方案的实验测定结果不同,大家经讨论后一直认为方案_____(选填“一”或“二”)测定结果比较准确。原因是_____
c.经过A、B两组同学将收到的气体尽管都用比较准确的方案实验,但A的误差较大,小刚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