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现有一定质量的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的图象如图所示

1)求反应生成二氧化碳_____g

2)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4.4 5.85%

【解析】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因此完全反应前后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差即为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以及出生成氯化钠的质量,同时依据碳酸钠的质量可求出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据此可计算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04.4g200g=4.4g

2)设反应中生成NaCl的质量为x

x=11.7g; 

反应后所得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0%=5.85%

答: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5.85%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1)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如如图所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_________

②实验室选用装置A制取氣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用装置D收集氧气,等到_________________时开始收集,若用装置B收集氧气时,其验满方法是_____________

(2)铜片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表面会产生铜绿,为了弄清铜生成铜绿的条件及铜绿的某些性质,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铜生成铜绿的条件

(查阅资料)铜绿的化学式是Cu2(OH)2CO3,它受热会分解成三种氧化物。

铜绿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Cu2(OH)2CO3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价。

(猜想与假设)据查阅的资料和空气中含有成分的性质,实验小组依据__________定律进行判断,铜锈蚀与氮气、稀有气体无关。

(设计与实验)同学们设计了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实验如下图所示(所用铜片清净、光亮,试管内的“”为铜片):

实验较长时间后,发现______试管中铜片最先生锈(填字母编号)

(评价与改进)小组讨论后发现实验还不够完善,要得出正确的结论,还要补充一个实验。你认为要补充的一个实验是:Cu_____________(写出试管中需要的物质)

(实验结论])铜绿是铜与氧气及___________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拓展与应用)

小明发现从不同地点收集到的两个铜器(一个是纯铜做的,一个是青铜做的),纯钢器的铜绿比青铜少,他据此分析认为青铜比纯铜易锈蚀,小明的发现是否全面?请你说明理由___________

Ⅱ探究铜绿与盐酸的反应

实验小组取少量铜绿于装置①中,往长颋漏斗中倒人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冒出。为检验该气体是否为CO2,应往装置②中装人适量的澄澄清石灰水,气体应从____(“a"”“b”)进入,当出现_____的现象时,证明该气体为CO2

【题目】向碳酸氢镁[MgHC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该白色沉淀作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IMgOH2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MgCO3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Ⅱ.MgOH2MgCO3受热均易分解,分别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Ⅲ.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固体,遇水变蓝。

(作出猜想)猜想一:只有MgOH2;猜想二:只有MgCO3:;猜想三:_____

(实验1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1

取适量白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猜想_____不成立

步骤2

另取适量白色固体,充分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无水硫酸铜的U形管

_____

猜想二不成立

小张查阅资料得知上述固体是碱式碳酸镁[XMgCO3yMgOH23H2O],它不溶于水,受热易分解。

(实验2

为进一步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小张取一定量白色固体,按下图装置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并测定各生成物的质量。

1)反应结東后若没有继续通一会儿氮气就直接称量洗气瓶的质量,则测得的气体质量将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2)为测定各生成物的质量,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实验数据:加热完全后剩余固体质量3.20g;浓NaOH溶液增重2.64g;浓硫酸增重1.44g则:xy_____

(拓展延伸)

碱式碳酸镁可作阻燃剂,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选填字母)。

a生成的固体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氧气

b分解时吸热,使温度难以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c生成的气体降低了可燃物周围的氧气浓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