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要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B.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b

C.t2℃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质量不变

D.t2℃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答案】C

【解析】

A、要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t2℃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所以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b,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故降低温度,a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有晶体析出,所以将t2℃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质量减小,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a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ab还是饱和溶液,t1℃时,a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据有关资料介绍:将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灼烧后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在水中作用,可以得到氢氧化钾.某科学课外小组的同学们为了制取氢氧化钾,将少量碳酸钙充分灼烧后的固体放入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10%的碳酸钾溶液,充分反应冷却后过滤、洗涤得到固体A和溶液B,操作步骤如图所示.请你与小组同学共同完成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1)固体A中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只有CaCO3;乙同学:CaCO3Ca(OH)2

(实验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各自的猜想,分别进行了实验: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同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自己的猜

想正确

乙同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充分溶解、过滤,

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溶液由无色

变为红色

自己的猜

想正确

(反思与评价)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不能证明他的猜想,理由是_____;而乙同学的实验能证明他的猜想,因此小组同学确定了固体A的成分.

(提出问题2)溶液B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丙同学:KOHK2CO3 丁同学:KOHCa(OH)2

(表达与交流)结合对固体成分的探究,同学们经过讨论确定了丁同学猜想正确,理由是_____.为了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钾,需要向溶液B中滴加适量的一种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小组同学通过相应的实验操作最终制得了氢氧化钾.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