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兴趣小组同学发现镁条在空气中久置表面会变黑,同学们对镁条变黑的条件及生成物进行了相关的探究。
(一)镁条变黑条件的探究
(查阅资料)常温下,亚硫酸钠(Na2SO3)可与O2发生化合反应。
(猜想与假设)常温下,镁条变黑可能与O2、CO2、水蒸气有关。
(进行实验)通过控制与镁条接触的物质,利用如图装置(镁条长度为3cm,试管容积20mL),分别进行下列5个实验,并持续观察20天。
编号 | 主要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1 | 先充满用NaOH浓溶液洗涤过的空气再加入2mL浓硫酸 |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
2 | 加入2mLNaOH浓溶液 |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
3 | 先加入2mL浓硫酸再通入约4mLCO2 |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
4 | 先加入4mL饱和Na2SO3溶液再充满CO2 |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
5 | 先加入2mL蒸馏水再通入约4mLCO2 | 镁条第3天开始变黑至20天全部变黑 |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和2中,NaOH浓溶液的作用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3中,试管内的气体主要含有CO2、_____。
(3)得出“镁条变黑一定与CO2有关”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_____(填编号)。
(4)根据上述实验,兴趣小组同学得出结论:镁条表面黑色物质的形成与_____有关。
(反思与评价)
(5)在猜想与假设时,同学们认为镁条变黑与N2无关,其理由是_____。
(二)对镁条变黑后生成物的探究
兴趣小组同学查阅资料,了解到镁条表面的黑色物质是一种混合物,其中主要成分碱式碳酸镁可表示为a Mg(OH)2·b MgCO3·c H2O。
(查阅资料)①Mg(OH)2、MgCO3受热易分解,各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②碱石灰是CaO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
(进行实验)兴趣小组同学为进一步确定碱式碳酸镁组成,称取购买的碱式碳酸镁固体18.2g;装入硬质玻璃管,按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假设装置A、C、D中所装药品均足量)。
步骤一:连接A和B,打开活塞,通入空气;
步骤二:点燃酒精灯,依次连接装置A→B→_____→_____(填“C”,“D”);
步骤三:待装置B中固体完全反应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空气,直至冷却。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 反应后 | |
C:试管和所盛溶液 | 45.0g | 48.6g |
D:干燥管和固体 | 75.8g | 82.4g |
(解释与结论)
(1)“步骤三”中,当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写一条)。
(2)假设上述数据均准确,通过计算可得:该碱式碳酸镁中a:b:c=_____。
(3)有同学提出,在“步骤二”连接装置的最末端应再接一套装有碱石灰的装置,这样改进的目的是_____。
【答案】2NaOH+CO2=Na2CO3+H2O 氧气(O2) 2和5 H2O、CO2、O2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很难和Mg反应 C D 将残留在装置中的H2O和CO2带入吸收装置C、D中,使生成的气体全部被吸收 1:3:3 防止外界空气进入装置D中,影响D的增重的测定
【解析】
(一)[解释与结论]
(1)氢氧化钠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故可用于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故实验1和2中,NaOH浓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故填:2NaOH+CO2=Na2CO3+H2O
(2)实验3中加入了浓硫酸,气体中不含有水蒸气,加入了4mLCO2,所以主要参与反应的气体是O2和CO2;故填:氧气(O2)
(3)要证明镁条变黑需要二氧化碳,需要用所有条件都具备的实验与只缺少二氧化碳的实验对照,因此选编号2、5的实验;故填:2和5
(4)根据对照的结果,可以知道镁条变黑与H2O、CO2、O2有关;故填:H2O、CO2、O2
[反思与评价]
(5)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很难和Mg反应,因此在猜想与假设时,同学们认为镁条变黑与N2无关;故填: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很难和Mg反应
(二)[进行实验]
步骤二:根据实验的原理,碱式碳酸镁分解产生H2O、CO2,因此用吸收剂吸收生成物时先用浓硫酸吸收H2O后用碱石灰吸收CO2;故填:C;D
[解释与结论]
(1)由于需要准确测定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因此“步骤三”中,当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空气将残留在装置中的H2O和CO2带入吸收装置C、D中,使生成的气体全部被吸收;故填:将残留在装置中的H2O和CO2带入吸收装置C、D中,使生成的气体全部被吸收
(2)从题目中的数据可知,生成m(H2O)48.6g-45.0g=3.6g,生成m(CO2)82.4g-75.8g=6.6g,生成(MgO)18.2g-3.6g-6.6g=8g。可以计算出H2O、CO2、MgO的分子个数比是4:3:4。根据碱式碳酸镁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aMg(OH)2·bMgCO3·cH2O(a+b)MgO+bCO2↑+(a+c)H2O可知,(a+b):b:(a+c)=4:3:4,因此a:b:c=1:3:3;故填:1:3:3
(3)为了防止外界空气进入装置D中,影响D的增重的测定,需要在“步骤二”连接装置的最末端应再接一套装有碱石灰的装置;故填:防止外界空气进入装置D中,影响D的增重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