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甲图装置的气密性,并用传感器测量装置中锥形瓶内压强的变化,图像记录如乙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20s 时,瓶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B. 由 0~20s 的图像可知,该同学的操作是向外拉动注射器的活塞
C. 由 20~80s 的图像可知,该同学推(拉)注射器活塞后,立刻松手
D. 若锥形瓶中装有氢氧化钠固体,注射器中装有水,则只要测量出锥形瓶内压强增大即可证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
【答案】B
【解析】
A、拉注射器,压强减小,瓶内气体分子间间隔变大,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由乙图可知,装置内气体压强减小,可推知该同学的操作是拉注射器,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C、由乙图可知,瓶内气体压强减少,并保持不变,说明该同学实验中一直保持注射器活塞位置不变,如果立即松手,瓶内压强恢复至常压状态,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若瓶内装有氢氧化钠固体,注射器中装有水,注射器中水加入后,不管溶解是否放热,瓶内气体都会被挤压,压强变大,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题目】兴趣小组同学发现镁条在空气中久置表面会变黑,同学们对镁条变黑的条件及生成物进行了相关的探究。
(一)镁条变黑条件的探究
(查阅资料)常温下,亚硫酸钠(Na2SO3)可与O2发生化合反应。
(猜想与假设)常温下,镁条变黑可能与O2、CO2、水蒸气有关。
(进行实验)通过控制与镁条接触的物质,利用如图装置(镁条长度为3cm,试管容积20mL),分别进行下列5个实验,并持续观察20天。
编号 | 主要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1 | 先充满用NaOH浓溶液洗涤过的空气再加入2mL浓硫酸 |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
2 | 加入2mLNaOH浓溶液 |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
3 | 先加入2mL浓硫酸再通入约4mLCO2 |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
4 | 先加入4mL饱和Na2SO3溶液再充满CO2 |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
5 | 先加入2mL蒸馏水再通入约4mLCO2 | 镁条第3天开始变黑至20天全部变黑 |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和2中,NaOH浓溶液的作用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3中,试管内的气体主要含有CO2、_____。
(3)得出“镁条变黑一定与CO2有关”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_____(填编号)。
(4)根据上述实验,兴趣小组同学得出结论:镁条表面黑色物质的形成与_____有关。
(反思与评价)
(5)在猜想与假设时,同学们认为镁条变黑与N2无关,其理由是_____。
(二)对镁条变黑后生成物的探究
兴趣小组同学查阅资料,了解到镁条表面的黑色物质是一种混合物,其中主要成分碱式碳酸镁可表示为a Mg(OH)2·b MgCO3·c H2O。
(查阅资料)①Mg(OH)2、MgCO3受热易分解,各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②碱石灰是CaO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
(进行实验)兴趣小组同学为进一步确定碱式碳酸镁组成,称取购买的碱式碳酸镁固体18.2g;装入硬质玻璃管,按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假设装置A、C、D中所装药品均足量)。
步骤一:连接A和B,打开活塞,通入空气;
步骤二:点燃酒精灯,依次连接装置A→B→_____→_____(填“C”,“D”);
步骤三:待装置B中固体完全反应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空气,直至冷却。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 反应后 | |
C:试管和所盛溶液 | 45.0g | 48.6g |
D:干燥管和固体 | 75.8g | 82.4g |
(解释与结论)
(1)“步骤三”中,当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写一条)。
(2)假设上述数据均准确,通过计算可得:该碱式碳酸镁中a:b:c=_____。
(3)有同学提出,在“步骤二”连接装置的最末端应再接一套装有碱石灰的装置,这样改进的目的是_____。
【题目】某兴趣小组同学对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化学药品成分变化情况做了以下探究。
(1)取少量氢氧化钠固体置于表面皿上,几分钟后将表面皿倒置现象如图1B所示,通过细致观察发现氢氧化钠_____。放置几天以后,观察到图IC中的现象,为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小组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① _____ | 生成白色沉淀 | 药品 部分变质 |
②待①中反应恰好完全时静置,取上层清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 溶液由无色变部分变质 成红色 |
(2)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
(3)盐酸与空气成分均不发生化学反应,所以久置盐酸中的物质种类不会发生变化。
同学们对久置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开展了探究。
I.提出猜想:猜想一: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想二: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猜想三:溶质质量分数_____。
Ⅱ.实验准备
该小组在实验室配制了一定浓度的稀盐酸分装在甲烧杯和乙试剂瓶中,塞好乙瓶的瓶塞(如图2)。置于相同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
Ⅲ.设计方案,并完成实验,记录如表所示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方案一 | 取等质量等浓度的NaOH溶液于两个锥形瓶中,均加3滴酚酞 溶液,分别滴加甲、乙中的稀盐酸,记录消耗稀盐酸的质量 | ①溶液时,消耗稀盐酸的质量: 甲<乙 | 猜想三 |
方案二 | 分别取少量甲、乙中稀盐酸于试管中,用玻璃棒蘸取滴在置于表面皿中的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 ②pH值:甲_____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