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质量守恒定律是一条重要规律,请利用该规律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下图是汽车尾气治理过程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上图中体现了在化学变化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
A.元素种类B.原子种类C.分子数目 D.原子数目
②上图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只考虑氧气参加反应,下同),若固体质量变化用图1表示,则m2与m1之差表示的质量_______。
(3)实验过程中,镁条点燃后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镁条完全燃烧后,称量得知石棉网上留下固体质量反而比反应前的镁条还轻,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
【答案】ABD 2CO+2NO N2+2CO2 。 参加反应的氧气(或参加反应的氧元素)。 部分生成物散逸到空气中,且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若考生答“部分生成物散逸到空气中”或“部分生成物附在坩埚钳上”或“部分生成物没有留在石棉网上”等答案同样给分)。
【解析】
(1)①该微观示意图揭示了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说明化学变化的实质就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由图示可知,分子的数目由4个变为3个,分子数目发生了改变;由于反应物由新物质生成,故物质种类发生了改变。
②分析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反应前由2个CO分子与2个NO分子发生反应,生成了由1个氮分子和由2个CO2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CO+2NO N2+2CO2;
(2)镁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若固体质量变化用图1表示,则m2与m1之差表示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3)通过观察可知,镁燃烧时,一部分生成的氧化镁扩散到了空气中,且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会导致石棉网上留下固体质量反而比反应前镁条还轻;也可能部分生成物附在坩埚钳上,导致石棉网上留下固体质量反而比反应前镁条还轻。
【题目】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推断物质的组成是认识物质的一种方法。研究水的组成就是利用了这种方法。电解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经检验,电解水只生成了氢气和氧气,确定了水是由_____和_____组成的结论,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_____。
(2)已知相同状况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具有相同数目的分子。由于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推求出水分子中_____和_____的个数比为2:1,经进一步科学确认,得出水的化学式为H2O。
(3)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中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_____。
(4)相同条件下,氢气和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相同的,每10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气体的质量如下:
气 体 | 氢 气 | 氧 气 |
每10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气体的质量 | 1.63×10﹣3g | 4.34×10﹣3g |
则相对更易溶于水的气体是_____;由此你认为在水的电解过程中,生成氢气、氧气的体积比可能_____2:1(填“大于”或“小于”)。
【题目】当把燃着的小蜡烛放入一个集气瓶中并塞紧胶塞时,蜡烛一会儿就熄灭了。那么,蜡烛为什么会熄灭呢?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填答相关空格。
【提出猜想】猜想Ⅰ:蜡烛燃烧把集气瓶内的氧气耗尽,导致蜡烛熄灭。
猜想Ⅱ:蜡烛燃烧随集气瓶内氧气含量降低而变弱,放出的热量减少,使温度降至蜡烛的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导致蜡烛熄灭。
猜想Ⅲ: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能灭火,导致蜡烛熄灭。
【进行实验】小组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来验证猜想。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
点燃蜡烛并连同胶塞上的其它仪器药品一起放入集气瓶中,塞紧胶塞 | 蜡烛火焰逐渐变微弱最终____ | |
蜡烛熄灭并静置冷却后,将铜丝上提,使盛白磷的铜网勺高于试管口,试管倒下,水流出。 | 一会儿后,白磷着火燃烧,有大量____产生 |
【分析及结论】
(1)蜡烛熄灭前,要让白磷浸没在小试管所盛的水中,目的是_________。
(2)集气瓶中装入一些生石灰的设计目的,是让它发生反应提高瓶内的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瓶内的白磷能燃烧,证明猜想____和____不能成立。我们根据成立的猜想认为,应该把“燃烧需要氧气”这一燃烧发生的条件补充完善为“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