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已知2CO2+2Na2O2══2Na2CO3+O2。在密闭容器中,将6. 6g CO2与一定量的Na2O2固体充分反应后,气体变为3.8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3.8 g气体全部是O2
B. 反应后的固体是混合物
C. 生成Na2CO3的质量为15. 9 g
D. 3.8 g气体通过足量NaOH溶液后,气体减少2.2 g
【答案】D
【解析】
解:设反应的过氧化钠质量为x,消耗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生成的碳酸钠的质量为z,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a
解得:x=7.8g,y=4.4g,z=10.6g,a=1.6g
A、根据计算可知,3.8g气体为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由于二氧化碳是过量的,所以过氧化钠完全反应,所以反应后的固体为碳酸钠,不是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根据计算可知生成的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而非15.9g,故选项错误;
D、根据计算可知3.8g气体中二氧化碳的质量为3.8g-1.6g=2.2g,所以通过足量NaOH溶液后,气体减少2.2 g,故选项正确。故选D。
【题目】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青铜古称“吉金”,多为金黄色,主要是铜、锡、铅的合金。因其铜锈呈青绿色, 故名青铜。运用现代仪器分析青铜器及其锈蚀成分可以帮助我们对青铜器文物进行研究和保护。
研究人员利用X射线能谱仪对我国西周晚期某墓地出土的青铜容器、兵器、乐器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其中锡含量的分布频次如图。
研究人员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对“镇国之宝”后母戊鼎西南足部位的锈蚀样品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Cu2Cl(OH)3 | Cu2O | Cu2CO3(OH)2 | SnO2 | 其他 | |
1 | 98% | 2% | 0 | 0 | 0 |
2 | 5% | 95% | 0 | 0 | 0 |
3 | 29% | 34% | 12% | 0 | 25% |
4 | 61% | 0 | 4% | 9% | 26% |
上述成分中,碱式氯化铜[Cu2Cl(OH)3]对青铜文物的危害极大,器物一旦沾染上这种物质,在环境湿度适宜的条件下,就会像患上瘟疫一样传染和蔓延,将会造成溃烂、穿孔,直至彻底瓦解。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青铜名称的由来是_________。
(2)由锡含量的分布频次图推断,某件青铜兵器的锡含量可能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 4% B 10% C 18% D 26%
(3)后母戊鼎西南足上的锈蚀成分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
(4)碱式氯化铜[Cu2Cl(OH)3]的生成与环境中的氧气、水和_________密切相关。
A 氯化物 B 二氧化碳 C 水 D 氮气
(5)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
A. 青铜器的锡含量可能与用途有关
B. 珍贵的青铜器应保存在绝氧、干燥的环境中
C. 保护青铜器时,无须关注环境中的氯化物
D. 后母戊鼎西南足的锈蚀样品中都含有Cu2Cl(OH)3和Cu2CO3(O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