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以下是老师引导学生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片段,请你参与探究并帮忙填写空格。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猜想与假设)猜想Ⅰ:不相等; 猜想Ⅱ:相等;
(实验探究)甲、乙两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甲 组 | 乙 组 | |
实验方案 (反应后略) | ||
实验现象 | 有气泡产生,天平指针向右偏转 | 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颜色发生改变,天平指针没有偏转 |
结论 | 猜想Ⅰ正确 | 猜想Ⅱ正确 |
(反思评价)究竟哪种猜想正确?通过讨论,同学们发现甲组中有气体溢出,导致指针向右偏转。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时,凡是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____中进行。
(优化装置)同学们对甲组左盘中的反应装置进行了如下三种改进,你认为最佳装置是_____(填序
号),从另外两种装置中任选一种指出其不足__________。
(得出结论)同学们利用改进后的最佳装置进行再次探究,均得出猜想二正确。进一步分析发现,反应体系中器材和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最终得出结论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解释应用)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所以质量守恒。
应用:某固体物质受热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则该固体物质一定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
【答案】密闭容器(或密闭空间) B A装置中产生CO2气体使气球膨胀,胀大的气球受到空气浮力影响使测量不准;C装置中产生CO2气体使瓶内压强增大,可能会冲开瓶塞使实验失败 Cu、O、H、C 四种(或四种)
【解析】
[反思评价]通过讨论,同学们发现甲组中有气体溢出,导致指针向右偏转.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时,凡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密闭中进行.
[优化装置]最佳装置是B,是因为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装置中压强平衡;A同学实验中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充满气球,使整个装置所受空气浮力增大.因此反应后天平不能平衡.C中碳酸钠粉末与盐酸反应太快,橡皮塞易弹出;
[[解释应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中含有碳、氢、氧、铜四种元素,故该固体物质共含有Cu、O、H、C 四种(或四种)元素。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硫酸锌可作为食品锌强化剂的原料.工业上常用菱锌矿生产硫酸锌,菱锌矿的主要成分是ZnCO3,并含少量的Fe2O3、FeCO3 、MgO、CaO等,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如下:
[相关资料]不溶性碱受热分解后生成对应的氧化物。
(1)将菱锌矿研磨成粉的目的是 _______
(2)完成“氧化除铁”步骤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e(OH)2+Ca(ClO)2+2H2O=2____+CaCl2,这个反应中有______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3)针铁矿(Goethite)是以德国诗人歌德(Goethe)名字命名的,化学式是FeO(OH),组成元素Fe、O、H的质量比是________;
(4)根据下表数据,调节“滤液2”的pH范围为 _________;
Mg(OH)2 | Zn(OH)2 | MgCO3 | CaCO3 | |
开始沉淀的pH | 10.4 | 6.4 | - | - |
沉淀完全的pH | 12.4 | 8.0 | - | - |
开始溶解的pH | - | 10.5 | - | - |
(5)工业上从“滤液3”制取MgO过程中,合适的反应物是 _______(选填序号).
a大理石粉 b石灰乳 c纯碱溶液 d烧碱溶液
(6)“滤液4”之后的操作依次为 :蒸发浓缩、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7)分析图中数据,菱锌矿粉中ZnCO3的质量分数不低于 _______.
【题目】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要认识它,爱护它。
(1)水是由______组成的,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硬水不利于我们的生活,生活中我们可以用____的方法将其软化
(3)请推荐你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一个好举措______
(4)自然界的水因含有多种杂质而不能直接饮用。需要经过自来水厂处理后才能饮用。目前很多自来水厂用氯气进行消毒。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若D的化学式为HClO,写出图甲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小军将新制的氯气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惊奇地发现试液先变红,接着就褪色了。他查阅资料得知新制的氯水具有漂白性。为探究溶液褪色的原因,他设计了几个实验:
(实验准备)用紫色石蕊试液浸泡几朵小纸花,并晾干;加热少量新制的氯水,冷却后灌入喷壶。
实验Ⅰ | 实验Ⅱ | 实验Ⅲ | 实验Ⅳ | 实验Ⅴ |
|
|
|
|
|
(实验现象)①实验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Ⅱ、Ⅲ:紫花不变色
③实验Ⅳ:紫花先变红后褪色 ④实验Ⅴ:紫花变红,不褪色
(实验结论)新制氯水中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