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Na2CO3NaHCO3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都能与酸、某些碱反应。但碳酸钠稳定,而 NaHCO3受热分解:2NaHCO3X+H2O+CO2

1)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______

2)工业上用碳酸钠制烧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3)同学们在探究其化学性质实验后,将剩余固体药品集中放在烧杯中。小明为了弄清剩余固体的成份,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提出猜想)剩余固体是:INa2CO3;Ⅱ.NaHCO3;Ⅲ.______

(进行实验)

操作

现象

结论

①取少量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后,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剩余固体一定有:

______

②取适量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固定在铁架台上,充分加热。

白色固体质量减少,

试管内壁有较多水珠出现。

(结论分析)

①据上述实验现象,小明认为猜想Ⅲ正确。但有同学认为小明的判断不严谨,因为猜想______也有相同现象。

②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如要确定剩余固体成分,小明只要做实验操作②,并补充操作______,再通过______即可得出结论。

(拓展反思)

有同学提出,碳酸钙和碳酸氢钙能不能互相转化呢?小明认为可以,因课本资料卡片中介绍的《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就是“CaCO3→Ca(HCO3)2→CaCO3的过程。则“CaCO3→Ca(HCO3)2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Na2CO3 Na2CO3+Ca(OH)2=2NaOH+CaCO3 Na2CO3NaHCO3 NaHCO3 称量加热前后固体的质量 计算 CaCO3+H2O+CO2=Ca(HCO3)2

【解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实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原则得,反应前,有2Na2H2C6O,反应后现有,2H1C3O,故X2Na1C3O,为Na2CO3

(2)工业上利用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来制取烧碱,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2NaOH+CaCO3

(3)剩余固体药品可能是碳酸钠,也可能是碳酸氢钠,又或者是两者的混合物,故填写:Na2CO3NaHCO3

因为加热剩余固体,白色固体质量减少,试管内壁有较多水珠出现,故剩余固体一定有:NaHCO3

猜想Ⅱ和猜想Ⅲ中都含有碳酸氢钠,会产生相同的现象,小明的判断不严谨,故填写:Ⅱ;

猜想Ⅱ和猜想Ⅲ中碳酸氢钠的含量不同,故小明只要做实验操作②,并补充操作称量加热前后固体的质量,再通过计算即可得出结论,填写:称量加热前后固体的质量,计算;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实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则得,碳酸钙转化为碳酸氢钙,还需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CO3+H2O+CO2=Ca(HCO3)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活动中,甲、乙、丙三位同学对某化工厂的污水取样后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I.pH试纸检测污水的酸碱性。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甲同学:pH试纸于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7.

乙同学:pH试纸于表面皿上,先用蒸馏水湿润,再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7

丙同学: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中,测得pH <7.

(1)以上三位同学中操作规范的是___________同学。

.利用中和反应原理测定污水中污染物(设为盐酸)的质量分数。甲、乙两同学设计的方案分别如图甲、图乙所示:

(2)甲同学取少量图甲所示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3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于是得出了“两种物质已恰好中和”的结论,甲同学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

(3)乙同学按图乙方案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NaOH溶液必须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当观察到____________现象时, 停止滴加NaOH溶液,此时可认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4)若要除去污水中的盐酸,从环保、原材料成本等角度考虑,最好选用________________

A NaOH

B Ca(OH)2

C Fe2O3

D CaCO3

(5)若图乙方案实验中共消耗了NaOH溶液20g,请计算:

20g NaOH溶液中溶质质量=______________g.

②污水中H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____ (列式计算)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