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为了更好的宣传古城西安,让人们更多的了解这个文化底蕴极为丰厚的城市,市政府届时将举办一个“旅游文化节”。请你代为拟写一则广告语,要求用语简洁,朗朗上口,便于记忆。(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面一段话有重复罗唆的地方,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必须删除的画线词语有哪三处(只填序号)。(3分)
中国小说的源头①来自民间,从中可以看出②是人民群众思想、愿望以及生活实际③的反映。中国小说的每次④发展、进步⑤都是由优秀的文人⑥作家⑦向民间学习,参与、加工⑧民间创作而⑨取得的成果⑩。
删除部分____________
17.联系全文,谈谈你对作者写作本文用意的理解。(6分)
六、(15分)
16.第五段中,“老人的青春真的回来了”指什么?(6分)
15.“青春啊,回来!”“回来,我的青春,回来呀!”“青春啊,回来!还我韶华!”在文中反复出现,有什么好处?(6分)
14.第一段中,老人“悲戚地举目遥望苍天”,为什么?根据后文看,在人生两条生活道路的入口处,老人早年的伙伴们选择的是一条怎样的路?(4分)
11.翻译上面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10分)
①今夫世之人,喜为非礼之貌,好为无用之观(5分)
②乃子不自悲而悲我,不自吊而吊我(5分)
10.下列对本文分析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盲者虽然看不见,但是他并不为此感到烦恼,反而同情视力正常的人,因为这些人没有生活的热情。
B.盲者说,看世人一眼都是对他自己的一种侮辱,这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世嫉俗之情。
C.文中说的瞍、?都是指盲人乐师。在古代,这些盲人乐师负有诵诗训导的任务, 而师旷、师慧则是他们中的突出代表。
D.本文借盲者之言,讽刺世俗贤愚不辨、利害不审、倒行逆施、腐败堕落而不能自拔。可作寓言读,也可作杂文读。
第Ⅱ卷
本卷共11小题,共1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