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泰安)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水的温度 /℃ |
90 |
92 |
94 |
|
98 |
98 |
98 |
98 |
98 |
(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
(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3)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答案:(1)96 (2)98 低于 (3)B
(09山东潍坊).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沸点是 ℃,这表明当时的大气压强要比1标准大气压强 ;本实验中,要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请写出两种可行的办法:
① ;
② 。
答案:98℃ 低(小) ①减少水量 ②烧杯加盖 (或增强酒精灯的火焰、提高水的初温等)
26.(09福州市)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他的操作如图16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
(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17所示,为 ℃,说明此时气压 (选填“<”、“>”或“=”)1个标准大气压。
|
|
|
答案:(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2)98 < (3)保持不变
(09烟台)23.在“探究水沸腾”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观察到图16(a)、(b)所示的两种情景。
(1)你认为哪一种是水沸腾时的情景.
(2)实验中你还观察到哪些实验现象.
(3)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时的时间,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1)(a)(1分) (2)沸腾前水的响声大,沸腾后水的响声变小 沸腾前温度计的示数不断升高 沸腾后继续加热而温度计的示数保持不变 沸腾时水的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答对其中两项即可得2分) (3)适当减少水量 给烧杯加盖子 适当提高水的初温等(答对两项可得2分,其它说法正确也可)
9.(09金华)2003年元月26日,首架飞临祖国大陆的台湾民航飞机从台北飞经香港在上海浦东机场着陆后,载运200多名台商及眷属返回台北。现经大陆和台湾双方的共同努力实现了直航。已知香港至台北的距离为760千米,香港至上海的距离为1140千米,上海至台北的距离为550千米。若飞机从上海 以500千米/时的速度直飞台北与以相同飞行速度从上海经香港到台北相比,可节约时间为 (飞机两地问飞行均为匀速运动)。
答案:2.7小时 或2小时42分钟
(09浙江).2008年底大陆与台湾实现了直接通邮、通商、通航,两岸的交流更加便捷、高效。
(1)从图可知,台北位于上海的 方向。
(2)飞机从上海起飞,经新航路可以直飞台北,减少了经香港绕行的麻烦。上海与台北直线距离约为700千米,如果飞机以500千米/时的平均速度从上海直飞台北,约需要 小时。
答案:(1)正南(南) (2)1.4
(09温州)21.温福、甬台温铁路即将贯通,届时能有效串联温州部分县市,标志着温州进入“高速铁路”时代。
(1)右图标出了温福、甬台温铁路在温州境内的八个站点,据图可知苍南站位于新温州站的 方向。
(2)新温州站到瑞安站高速铁路线长22.87千米,开通高速铁路客运后,如果火车以200千米/时的速度从新温州站开往瑞安站,则行驶时间为 小时。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1)南偏西(或南、西南、偏南) (2)0.11
(09南昌).2009年1月1日9时整,江西首条湖底隧道开通.这条隧道西起阳明东路京九线隧道,东至国威路和上海北路交叉口,全长1965m,双向6车道,其中湖底暗埋段550m.在湖底隧道口有一交通标志牌如图18所示,交通标志牌上数字的含义是什么?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 一辆小车通过湖底暗埋段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答案:解:限速40km/h
t=s/v=0.55km/40 km/h =0.01375h= 49.5s
(09贵阳).2008年9月27日北京时间16:43翟志刚实现了我国第一次太空行走,如图所示,这是国人为之骄傲和值得永久纪念的一刻。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太空人,此次太空行走共进行了19分35秒,期间,他与飞船一起飞过了9165km,则他的飞行速度
为 km/s。他身着的舱外航天服几乎就是一个小型飞船,请根据他所处环境,谈谈该航天服应具备的基本功能: 。(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7.8 供氧、抗撞击、抗辐射、保温、维持压强(或保压)等(其它答案合理均可)
(09贵阳).汽车追尾是高速公路上常发生的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不能立即停车。研究发现,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踩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踩刹车到车停止,汽车还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如图所示。
下表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
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原行驶速度υ/km·h-1 |
反应距离s1/m |
制动距离s2/m |
60
|
11
|
20 |
80
|
15
|
34 |
100 |
19
|
54 |
(1)利用上表数据,算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是 s;(保留两位小数)
(2)由这个测试可见, 是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
(3) 请在图18中画出从司机看到情况开始计时,到汽车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运动的υ-t图像。(不需准确描点)
答案:⑴ 0.66-0.68 ⑵ 车速 ⑶ 如图所示,图像不到横坐标或在横坐标以下,均扣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