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一段文字中,介绍了“古代史分期”的主要学说及其代表人物,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不超过50个字)(4分)
中国何时进入封建社会,争论了几十年。中国历史博物馆落成时,“中国通史陈列”按照从战国时期进入封建社会的观点布展。在这个问题上,范文澜、翦伯赞表现出豁达的态度,对扩大这一学说的知名度起了很大的作用。翦伯赞在撰写《中国史纲要》教材时,曾有过犹豫和为难,甚至准备采用郭沫若的学说,以使教材表述与“中国通史陈列”体系相一致。后来,上级部门鼓励翦伯赞按照他们素所主张的观点来写,于是中国从西周时期进入封建社会的学说写进了教材。但尚钺的学说一直不受重视,曾遭重点批判。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位权威学者仍将“魏晋封建论”与其他两论并列,实属难能可贵。
答:
6.下列句子中用语得体的一句是[ ]
A.一位妇女病愈出院,向主治医生连连道谢,医生赶忙回答:“不用谢,不用谢,欢迎再来。”
B.中方代表在法国举行的招商会上发言:“为加快我国小康社会建设步伐,我们竭诚要求各位商家到中国投资……”
C.林小姐在公司受冷落,她向老板递上辞呈。老板挽留她,林小姐说:“感谢老板的好意和器重,但我希望自己得到充实后再回公司效力。”
D.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地区间的矛盾应以和平方式加以解决,不能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B.青年大学生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充分认识学习社会科学、提高人文素质的重要意义,十分必要。
C.校友向学校图书馆赠送了大批图书,不仅有世界名著、科普书籍,还有一些长篇小说。
D.当今文坛出现了一些格调不高的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某些作家丧失立场、媚俗竞利的现状。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东方电视台的编导很有水平,几个娱乐类节目都办得有声有色。
B.避讳,不仅是语言艺术问题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问题,更是对待别人的态度问题。常言道,“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说话时,不能口无遮拦。
C.听到我国宇航员杨利伟胜利归来的消息,一向不苟言笑的爷爷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D.一小撮“台独”分子如果对中国政府的严正声明置若罔闻,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册”字多像在几节竹简中间,穿上一条绳索的样子,传说:孔子因为勤奋读书,竟把这种穿册的皮条翻断了多次。
B.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人们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的目标--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我总觉得都是可鄙的。(美国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转引自《中国青年报》)
C.祖冲之很注意搜集自古以来的观测记录和有关文献,但是决不“虚推古人,”决不把自己缚在典籍文献之中。
D.到底饭菜里边是有苍蝇还是没苍蝇,有苍蝇就是属实,没苍蝇就是不实,这个“基本属实”,应该怎样理解呢?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赋与 修葺 集腋成裘 稗官野史 B.渎职 范畴 漫不经心 出奇致胜
C.掂量 凌晨 前倨后恭 平心而论 D.装帧 接洽 始作佣者 敷衍塞责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筵席 蜿蜒 屋檐 妍媸毕露 喜笑颜开 B.逾期 向隅 迂回 瑕不掩瑜 尔虞我诈
C.弥望 猕猴 麋鹿 糜烂不堪 望风披靡 D.溃散 馈赠 昏聩 岿然不动 功亏一篑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排列恰当的一句是[ ]
失去理性的人是盲目的,失去情感的人是没了心肺的,前者很危险,后者很可怕。 。
①然而,历史上最可怕的事情是,打着历史理性旗号的偏见煽动起狂热的情感,使人民甘愿献祭,使生命横遭荼毒。
②有人说,人类历史就是一部理性的发展史,对此我有点怀疑:在奥斯维辛事件以后,我们还能如此乐观么?
③情感则是一种内在动力,它不仅是属于个人的,也是属于时代的;失去它,任何个人和时代都无力前进。
④理性是构筑合理现实的基石,在今天这个社会中尤其需要理性力量的引导与仲裁。
A.③④②① B.②④③①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