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读某区域发展三个阶段略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地理)
(1)读图Ⅰ,该城市形成主要区位因素是 ;读图Ⅱ,该地区地在第Ⅱ阶经济发展迅速,分析影响该阶段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有哪些?(6分)
(2)从第Ⅰ阶段到第Ⅱ阶段该地区人口迁移的方向主要是 ;如果该地是发达国家的某区域,分析第Ⅲ阶段城市化过程中导致人口流动方向变化的原因。(6分)
(3)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再繁荣,其发展经验对该地区第Ⅲ阶段可持续发展措施有哪些借鉴?(8分)
(4)该区域交通运输发展呈现 和 的特点。(4分)
(5)、在第Ⅲ阶段后期该区域城市群内部城市间形成下图所示产业链分工体系,据此回答①-②题。(4分)
①.在城市群中,中心城市的优势产业处于产业链中的位置是
A.①⑤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②.产业分工处于产业链上③位置的城市,其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
A.产品需求量大 B.交通便利
C.劳动力充足 D.土地租金低
珠海市2010年9月高三摸底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40.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 (地理)
(1)图中E地附近的陡崖相最大相对高度不超过 ;若G地发生了泥石流,在乙图中显示的正确逃生路线是 ,理由是 。(4分)
(2)此时,C城镇风向是 。C与D相比,阴天概率大的是 。 (4分)
(3)当地在城镇规划中,未来四个城镇人口规模发展最大的应该是 ,原因是 。(6分)
(4)为了减少地质灾害对生命、财产的损失,该地应该将 镇人口适当搬迁,原因是 (7分)
(5)该地地质、农业调查部门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获得以下信息:西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的坡度多在22°以上,已有大片开垦为耕地;在E、F两地附近有多处崩塌滑坡。根据以上信息回答问题。
①西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适宜发展 ,建议 。(3分)
②在E、F两地中, 地附近较容易形成堰塞湖,建议应用地理信息技术中的 技术密切监视崩塌滑坡的动态。(4分)
39.(28分)(历史题)
材料一 “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评价第一次工业革命。(6分)
(2)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世界现代史,可能会对20世纪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4分)
材料二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3)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结合1840-1919年中国历史的发展,说明中国社会在经济、政治方面是如何实现转型的。(6分)
(4)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请分别结合古代雅典、近代英国的政治文明实例,分析其主要特征并从文明发展进程的角度谈谈你对两者利与弊的基本看法(12分)
35.2010年7月18日,我国四川、广西等地相继出现“天坑”,直径从数米到几十米不等。其他国家如委内瑞拉也出现了一个直径30 米的大“天坑”。由此引起网络上各类关于
“地球末日”的猜想。产生这种猜想的主要错误是
A. 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B.只看到事物的偶然联系与非本质的联系
C. 否定了世界的物质性 D.混淆了人为事物的联系与自在事物的联系
34.我国自主研发、独立发展、自主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测绘、渔业、交通运输、电信、水利、森林防火、减灾救灾和国家安全等诸多领域得到应用。特别是在四川汶川、青海玉树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上述材料说明
A.人们只要认识到事物的规律性就能改变规律的存在形式
B.客观世界的变化要依赖于人的意识的主观能动性
C.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D.创新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