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探究性题型是近年出现的新题型。它要求在新的情境中将真实的实验事实作为探究基础。运用科学的研究方式,首先提出研究课题,然后通过猜测或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论证假设是否成立,最终得出结论,解决问题。
例1(05广东23)(12分)某课外活动小组通过Intnet网上资料得知:废弃的定影液中含有一定量的AgNO3。他们从摄影店收集到一些废弃的定影液,准备将其中的银以单质的形式全部回收。于是,他们进行了以下的实验活动:
(1)[设计方案]①加入比银活泼的金属单质 ②除去金属混合物中的杂质
(2)[小组讨论]
①选择加入的金属
甲同学认为:向定影液中加入过量的铜粉,则得到的金属混合物含有银和铜;
乙同学认为:向定影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则得到的金属混合物含有银和铁。
你认为 同学的方案更合理,其原因是 。
该方案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除去银粉中混有的金属
向金属混合物中加入的试剂是 ,化学方程式为 。
(3)[进行实验]过程如下:
加较活泼金属(过量)
①废弃的定影液 金属混合物+溶液A
操作a
加试剂(适量)
②金属混合物 Ag+溶液B
操作a
请回答操作a是 ,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的 ;溶液B的溶质的化学式为 。
(4)[产品验证]请你设计一种简单方法验证得到的银中是否还含有铁粉,方法是 。
例2(05上海23)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生石灰(氧化钙)可能发生变质,部分生成碳酸钙。某同学想了解生石灰的有关化学性质和变质情况,设计了如下实验:
步骤 |
现象 |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
1、取少量样品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在滤液中滴加酚酞 |
酚酞变红 |
写出氧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过滤后的滤渣中,滴加盐酸 |
有气泡产生 |
写出产生气体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石灰________(填“是”或“没有”)变质。 |
3、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最生动的直观实践活动。传统的实验多定型在仪器的名称和使用、粗盐的提纯、溶液的配制等。新型的实验题则对上述知识加以交叉、渗透,同时又融入新的知识、新的情景,在命题方式上也逐渐趋于组合、多变 。
例1、(05上海26)某气体X可能是由H2、CO、CO2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为了解其组成情况,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请根据下表中对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的描述,推测气体X的组成情况,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
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 |
气体X的组成 |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
||
A中液体 |
B中黑色粉末 |
C中液体 |
|||
① |
不浑浊 |
变成光亮的红色 |
不浑浊 |
|
A或C中液体变浑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 H2还原CuO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CO还原CuO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
不浑浊 |
变成光亮的红色 |
变浑浊 |
|
|
③ |
变浑浊 |
变成光亮的红色 |
不浑浊 |
|
|
④ |
变浑浊 |
变成光亮的红色 |
变浑浊 |
|
若b口导出的气体中还含有部分CO气体,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例2、(05南京29)为了测定蜡
烛中碳、氢两 种元素的质量比,某化
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先分别称量蜡烛、装置
Ⅱ、装置Ⅲ的质量。按图示连接好仪器
装置, |
蜡烛 |
装置Ⅱ |
装置Ⅲ |
反应前的质量/g |
15.8 |
182.3 |
212.2 |
反应后的质量/g |
14.4 |
184.1 |
216.6 |
点燃蜡烛,同时从a导管口抽气。
一段时间后熄灭蜡烛,再分别称量蜡烛、
装置Ⅱ、装置Ⅲ的质量。实验数据如右表。
(1)该实验中测得水的质量为 g,
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由该实验数据计算,蜡烛中碳、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相对原子质量:H一1;C-12;O-16)
(3)装置Ⅱ和装置Ⅲ的顺序能否颠倒? (填“能”或“不能”)。
(4)理论上,装置Ⅱ和装置Ⅲ增加的总质量大于蜡烛失去的质量,其原因是
。
(5)该实验能否准确测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 (填“能”或“不能”),
理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