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将甲和乙气体同时通入过量丙溶液中,充分反应后一定产生沉淀的组合是
序号 |
甲 |
乙 |
丙 |
① |
CO2 |
SO2 |
Ca(OH)2 |
② |
HCl |
CO2 |
Ca(OH)2 |
③ |
CO2 |
SO2 |
Ba(NO3)2 |
④ |
NO2 |
SO2 |
BaCl2 |
⑤ |
CO2 |
NH3 |
CaCl2 |
⑥ |
O2 |
NH3 |
AlCl3 |
A.①②⑤ B.①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全部
1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溴乙烷与6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共热:
C2H5Br+OH-CH2=CH2↑+Br-+H2O
B.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Ca(HCO3)2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相混合:
Ca2++2HCO3-+2OH- CaCO3↓+CO32-+2H2O
C.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NO3)2和KI组成的混合溶液中滴入1~2滴盐酸:
3Fe2++4H++NO3-3Fe3++NO↑+2H2O
D.在H2O2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2MnO4-+6H++5H2O22Mn2++5O2↑+8H2O
15:人体血液内的血红蛋白(Hb)易与O2结合生成HbO2,因此具有输氧能力,CO吸入肺中发生反应:CO+HbO2 O2+HbCO,
37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0.HbCO的浓度达到HbO2溶液的0.02倍,导致人智力受损。据此,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CO与HbO2反应的平衡常数K=
B.人体吸入的CO越多,与血红蛋白结合的O2越少
C.当吸入的CO与O2浓度之比大于或等于0.02时,人的智力才会受损
D.把CO中毒的病人放入高压氧仓中解毒,其原理是使上述平衡向左移动
16: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3++2I- 2Fe2++I1设计成如右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
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
乙中石墨电极为负极
17 完全溶解28.4 g 的碳酸铜和氢氧化铜的混合物,需要消耗1 mol·L-1的盐酸500 mL,若灼烧相同质量的上述混合物,得到氧化铜的质量为
A.40 g B.30 g C.20 g D.16 g
18:将一定体积稀硝酸溶液平均分为两份,一份与足量的铜粉反应收集到气体体积为V1;另一份先加入与其等体积的稀硫酸,再投入足量的铜粉收集到气体的体积为V2(V1和V2都在同一条件下测定),已知V2=3V1,则稀硝酸和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1
A.1︰1 B.1︰2 C.1︰3 D.无法确定
选择题答案请填入下表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
|
|
|
|
|
|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
|
|
|
|
|
|
|
|
19:七种元素A、B、C、D、E、F,G,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B、C、D、E、F为短周期元素,B与A能以1:1、1:2或l:3等形成多种常见化合物;C原子的p轨道中有3个电子;D与F元素位于同一主族:D与E能以1:1或1:2形成两种常见化合物。G的原子序数为29
(1)A与B能形成一种最简单的直线型分子,其结构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D、F元素中形成的两种双核阴离子,在溶液中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与F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 _,用惰性电极电解该化合物的水溶液时,有固体析出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D、F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5)G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为 ,其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6) G长时间放置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发生电化学腐蚀生成锈迹,该腐蚀的正极反应式为 ;
写出生成该锈迹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0:下图中A~N分别代表化学反应中的一种常见物质。A是一种常见化肥,B在工业上可由G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制得。常温下,C是液体。E、N、H为金属单质,G、I、M为非金属单质,其中G、M是气体。K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F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个别反应产物及条件略去。
(1)F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K分子的空间结构是__________。
(2)反应⑤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B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
(4)反应②中,将点燃的H放入盛有D的集气瓶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_
(5)写化学方程式: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F放入稀盐酸中,可生成两种不同价态的金属阳离子。要检验其中的高价态金属阳离子,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铜的矿物主要有辉铜矿(Cu2S)、黄铜矿(CuFeS2)、赤铜矿(Cu20)等。铜及其化合物一般都有颜色,例如Cu、Cu2O呈红色,CuO呈黑色,CuSO4·5H20呈蓝色等。已知:①CuO经高温灼烧生成Cu20;②Cu2O属于碱性氧化物;③Cu2O+2H+====Cu+Cu2++H2O。
(1) 工业冶炼铜的主要原料是黄铜矿,其生产过程开始的两步是:
①富集:将矿物进行浮选;
②焙烧:把得到的精矿用空气进行焙烧,将其中的铁元素转变为硫化亚铁、铜元素转变为硫化亚铜,试写出焙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
(2)其后续生产过程如,
当用于步骤I Cu2S的量是用于步骤Ⅱ的 倍时,恰好能使Cu2S全部转化为铜。
(3) 将经高温灼烧后的CuO样品投入足量的热的稀硝酸溶液中,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溶液呈蓝色,说明样品没有分解
B.如果溶液变为蓝色、同时有紫红色固体出现,说明样品全部生成了Cu2O
C.溶液中最终不可能有紫红色固体出现
D.这种实验的结果无法说明CuO分解的程度
E.如果溶液中出现蓝色,最终没有紫红色固体出现,说明CuO完全分解了
(4) 黄铜矿冶炼铜产生的炉渣中含有Fe2O3、FeO、SiO2、A12O3等物质。选用提供的试剂,设计一个实验,以验证炉渣中含有FeO,应选择的试剂为 。
A.稀盐酸 B.稀硫酸 C .KSCN溶液
D. KMnO4溶液 E.NaOH溶液
证明炉渣中含有FeO的实验操作(简述)
现象为 。
22:向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l所示,其中
阶段c(B)未画出。图2为反应体系中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
各改变一种不同的条件。
(1)若,则
阶段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
。
(2)时改变的条件为
,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
。
(3)各阶段平衡时对应的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则
(保留两位小数),K1、K2、K3、K4之间的关系为
。
(用“>”、“<”或“=”连接)。
(4)阶段,若A的物质的量变化了0.01 mol,而此阶段中反应体系的能量变化为
kJ,写出此条件下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