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或操作肯定错误的是AB
![]() ![]() B.蛋壳表面缠绕铁丝发生氧化反应 C.铁丝表面生成的气体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D.蛋壳可阻止生成的氯气与氢气、氢氧化钠溶液接触 ![]() A.铜和稀硝酸制一氧化氮 B.氯化钠固体与浓硫酸制氯化氢 C.锌和稀硫酸制氢气 D.用生石灰和浓氨水制氨气 ![]() ① CO2 ② NO2 ③ Cl2 ④ NH3 A. ①②③④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 A.可用装置①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B.可用装置②证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C.可用装置③从海水中得到淡水 D.可用装置④把胶粒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12.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集气瓶气体是 ( B ) ![]() ③ NO2、O2 ④ N2、H2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3.下图分别表示四种操作,其中有两个错误的是B ![]() ![]() ①食盐水 ②KNO3溶液 ③乙醇 ④Na2CO3溶液⑤CCl4 ⑥浓氨水 A.①③⑤ B.②⑥ C.③⑤ D.①②④ 15.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C ![]() 16.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列四个实验装置,试图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其中无法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D ) ![]() ![]() ![]() ![]() A B C D 17.下列实验装置图安全正确的是 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B.配制150 mL 0.10 mol·L-1盐酸 ![]() ![]() C.简易测定中和热 D.分离苯和甲苯 ![]() ![]() ![]() 18.下列关于氨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 A.氨可以用浓硫酸干燥也可用无水CaCl2干燥 B.氨水能导电,所以NH3是 电解质 C.沸点:NH3<PH3 D.用水吸收NH3用右图装置可防止倒吸 ![]() 12mol·L-1的浓硝酸,加热充分反应后, 下列微粒在体系中一定大量存在的是 ( B ) ①NO3 ②Fe3+ ③H+ ④NO ⑤NO2 A.只有① B.只有①⑤ C.只有②④⑤ D.①②③⑤ 20.利用下列各组中的物质间反应制备和收集少量相应气体,能采用右下图实验装置的是 A ①浓氨水与固体NaOH ②H2O2 溶液与二氧化锰 ③稀硝酸与铜片 ![]() ④方解石与稀盐酸 ⑤Zn粒与稀盐酸 A.①⑤ B.②④ C.③⑤ D.④⑤ 21.已知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扩散速度越快。右图所示为气体扩散速度得实验,两种气体扩散相遇时形成白色烟环。C ![]() A.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硫酸 B.甲是浓盐酸,乙是浓氨水 C.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盐酸 D.甲是浓硝酸,乙是浓氨水 22.(12分)如图所示,将甲、乙两个装有不同物质的针筒用导管连接起来,将乙针筒内的物质压到甲针筒内,进行下表所列的不同实验(气体在同温同压下测定)。试回答下列问题: ![]()
(1)实验1中,沉淀最终变为________色,写出沉淀变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实验2甲针筒内的现象是:有_________生成,活塞________移动(填向外、向内、不)。反应后甲针筒内有少量的残留气体,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将其通入_____溶液中。 (3)实验3中,甲中的30mL气体是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那么甲中最后剩余的无色气体是_______,写出NO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4中,已知:3Cl2+2NH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