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材料一:夫儒者以“六艺”(《诗》、《书》、《礼》、《易》、《春秋》、《乐》)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故曰:“博而少要,劳而少功。”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虽百家弗易也。
材料二: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於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若尊主卑臣,明分职不得相俞越,虽百家弗能改也。
材料三:《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夫阴阳、儒、墨、名、法、道,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与不省耳。……道家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史记·太史公自序》
(1)材料一指出儒家思想的主要特点是什么?(4分)
(2)材料二认为法家思想的利弊何在?(4分)
(3)材料三认为道家思想有何突出特点?(3分)
(4)你怎样评价儒、法两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