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一题找答案解析太慢了
下载作业精灵直接查看整书答案解析
立即下载

27.(12分)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于2006年10月8号在北京召开,构建“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成为会议的主题。

   材料一  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妇女怀孕后入公立政府组建的“人本院”赡养,实施胎教,婴儿出世后一律由公立的“育婴院”、“慈幼院”抚养;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人如果患病或因工作受伤致残,可以进入社会举办的“医疾院”,得到精心高超的治疗;人到了晚年,则可进入社会举办的“养老院”、“恤贫院”,受到“公恤”。               --据康有为《大同书》整理

材料二“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匀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摘自1924年孙中山的《建国纲领》

   材料三  “和”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被奉为最高价值,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国古老经典--《尚书》就提出“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理想,主张人民和睦相处,国家友好往井……“和为贵”的文化传统,哺育了中华民族宽广博大的胸怀。……进入21世纪,经济球化、信息网络化,已经把世界连成一体,文化的发展将不再是各自封闭的,而是在相互一响中多元共存。……中国的发展不损害任何人,也不威胁任何人。中国要做和平的大国、学习的大国、合作的大国,致力于建设一个和谐的世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人类文化贡献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她吸收外来文化的能力和自我更新的能力。中国将永远坚持开放兼容的方针,既珍视传统,又博采众长,用文明的方式、和谐的方式实现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2009年2月2日,温家宝总理在剑桥大学演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社会福利主张的特点(不能照抄原文)。(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来源。(2分)  

  (2)与材料一相比,孙中山的民生主张有何发展?(4分)

  (3)在演讲中温总理为什么倡导建设和谐世界?(2分)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做出的努力?(2分,举出一例即可)

选做题部分(每题15分,请考生任选其中一题作答,如果多答,则按所答的第一题计

分,作答时请务必写清题号。)

 0  329638  329646  329652  329656  329662  329664  329668  329674  329676  329682  329688  329692  329694  329698  329704  329706  329712  329716  329718  329722  329724  329728  329730  329732  329733  329734  329736  329737  329738  329740  329742  329746  329748  329752  329754  329758  329764  329766  329772  329776  329778  329782  329788  329794  329796  329802  329806  329808  329814  329818  329824  329832  44734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