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第七节:秦汉时期的文化
1.(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2009届高三二次摸底)“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王者承天意以行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此材料体现的是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B
A.荀子 B.董仲舒
C.王充 D.范缜
2.(江苏省启东中学2009届高三12月月考)董仲舒是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他对儒学进行改造和发挥,据此西汉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主要区别是 C
A.宣扬“仁政” B.为统治者服务 C.神化封建统治 D.反对苛政刑杀
3.(湖北省黄冈市2009届高三上期期末)汉武帝以后的封建社会,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政治影响长盛不衰,其原因之一是 D
A.统治者改造了儒学并加以利用,得到社会各个阶级和阶层的一致认可
B.儒家思想是统治阶级唯一可以利用的思想工具
C.儒家经典是科举考试的唯一内容,扩大了儒家思想的政治影响
D.研究儒学的学者众多,儒家思想不断发展
4.
下列文物出土于长江流域的是:
D

5.(华中师大附中2009届高三上期期中)今日陕西临潼地区有这样一幅对联:翻身不忘共产党,致富不忘秦始皇,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C
A.秦始皇统一货币有利于商品的流通 B.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C.秦始皇陵等历史遗迹有助于当地发展旅游业
D.当地人多是秦始皇后裔,对秦始皇有深厚感情
6.(陕西省西安交大附中2009届高三上期期中)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下列各项对这一主张的评议,不正确的是: B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主张百花齐放
C.主张加强文化专制主义 D.两汉初期各学派仍然很活跃
7.(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09届高三上期期中联考)马克思说过:“封建国家可以指挥千千万万人的手臂去为集权国家修建与集权政治关系相匹配的社会物质实体。”能证明马克思此话正确的是 B
①焚书坑儒 ②秦兵马俑 ③隋大运河 ④清文字狱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8.(安徽省合肥八中2009届高三三次月考)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D
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建立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D.认为人性本善,君权神授
9.(甘肃省天水一中2009届高三第二阶段考试)司马迁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寻访过很多古迹。他能见到的有
B
A.赤壁古战场 B.四川的都江堰 C.内蒙古的昭君墓 D.河南的白马寺
10.(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2009届高三上期综合测试三)董仲舒认为,“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这一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A
A.“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B.“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君权神授”
11.(湖北省宜昌一中2009届高三12月月考)右图是1930年在甘肃北部居延汉代烽燧遗址中出土的“汉代木简”,记录了这座烽燧所拥有的兵器及其他驻屯军用品的数目等内容,其中还有东汉和帝“永元”的纪年字样。对上述信息的认识正确的是 D
A.活字印刷术起源于木简刻字
B.为便于流传,弃纸而用木简
C.木简上的文字应该是楷书
D.木简仍是当时重要的书写载体
12.(山东省聊城一中2009届上期期末综测)东汉以来,许多新的词句在社会上的使用日益频繁。如:报应、造孽、来生、浮屠等。这反映了 A
A.佛教日渐流行
B.道教传播广泛
C.“仁”的思想影响越来越深入
D.人民生活越来越困苦
13.(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09届高三上期期末)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为30多位春秋以来的著名大商人立传,并指出:“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这表明 B
A.司马迁极力倡导发展商品经济 B.司马迁肯定追求富裕是人的本性
C.统治者重农抑商政策遭到遏制 D.弃农从商成为社会价值趋向
14.(广东省湛江二中2009届高三下期2月月考)《九章算术》中的《均输章》第27题:“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问本持米几何?”答曰:十斗九升八分之三。这则材料本质上反映了 A
A.实行抑商政策
B.汉代关税的数额相当高
C.农业的重要地位
D.对“市”严格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