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南安一中高二年历史必修Ⅲ(文科)期中考考试试题)
1791年,在伏尔泰逝世13年后,伏尔泰的遗骨被迁葬到巴黎先贤祠。迁葬之日,10万人为他送葬,伫立街头迎送的人更是多达60多万人。他被巴黎人民如此景仰和爱戴的主要原因是:
① 他发展了洛克的分权学说,明确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②他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影响深远
③他坚决否定王权,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④他对理性作了更彻底的哲学探讨
A.②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57、(山东省济南市08-09学年高二历史试题(A卷))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他们的造物主赋予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为保障这些权利,才在人们之间成立政府,当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时,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就是我们殖民地人民过去一向忍耐,而现在却必须改变原来那种政府体制的原因。”引文的出处及理论依据分别是
A.《人权宣言》、《社会契约论》 B.《权利法案》、《论法的精神》 C.《人权宣言》、《论法的精神》 D.《独立宣言》、《社会契约论》
56、(山东省济南市08-09学年高二历史试题(A卷))
孟德斯鸠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与他观点一致的人是
A.罗伯特、沃波尔 B.麦迪逊 C.路易十六 D.拿破仑
55、、(泉州一中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高二历史试卷)
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这三位思想家被称为法兰西的“自由三剑客”。他们是下列哪一运动的著名代表人物?
A.欧洲启蒙运动 B.智者运动 C.文艺复兴运动D.五四运动
54、《鲁滨孙漂流记》描述了鲁滨孙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荒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这部小说在18世纪的欧洲颇受欢迎,主要原因是它
A.体现了启蒙思想 B.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C.彰显了冒险精神 D.适应殖民扩张要求
52、19世纪初,哥尼斯堡的新人结婚时常到某位哲学家的雕像前献鲜花,该哲学家的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则他的主要观点是
A.自由平等 B.社会契约论 C.三权分立 D.人非工具
51、(2008届广东省丰顺揭西惠来四校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社会公约在公民之间确立了这样一种平等,以至他们大家都遵守同样的条件并且全都应该享有同样的权利。”这段话最有可能出自谁的著作
A.狄德罗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卢梭
50、(湛江一中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级历史科试卷)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句话表明作者
A.倡导君主立宪 B.维护君主专制
C.崇尚人的自由平等 D.抨击教皇骗子式的说教
49、(湛江一中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级历史科试卷)
18世纪的启蒙学者,从中国的文化中,悟出了一个道理:政府的目标是人民的幸福。如果背离这个目标,人民就会造反和革命,直至把它推翻。下列思想不能体现这一道理的是
A.民贵君轻 B.君舟民水
C.君权神授 D.为政以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