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01-1945年
这一时期,列强放弃了瓜分中国的计划。为了维护在华的利益,加紧寻找其在华的代理人,实行“以华治华”。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日本和德国的崛起和后来居上,打乱了老牌帝国主义侵华的格局,使列强之间的斗争更加激烈,日本成为侵略中国最凶恶的敌人。帝国主义列强在侵华问题上虽有矛盾和斗争,但在最大限度地侵略中国、维护他们共同利益这方面却是一致的。
随着日本独霸中国的野心日益膨胀,终于在1931年发动了九一八事变,1937年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要排除其它列强而独霸中国,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
辛亥革命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推翻,是中国人民在反帝斗争中所取得的一个重大进展。这一时期的抗争突出的特点是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领导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国共合作,建立了统一战线,基本上推翻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北洋军阀。第二次国共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卫国战争;在抗战中,中国共产党树立了一面旗帜,即中共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出现了两条抗战路线(全面抗战路线和片面抗战路线)和两大战场(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推行片面抗战路线,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实行全面抗战路线。这两个战场共同组成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中国战场。两个战场既相互依存,又有相对独立性。正面战场在第一阶段起主导作用,敌后战场在后两个阶段起主导作用。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从鸦片战争以来反对外国侵略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被日本侵占了五十年之久的台湾也回归了祖国,大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抗日战争也为夺取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