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敦煌莫高窟有十分之六七是隋唐开凿的,其主要原因是 ( )
A.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普遍接受佛教
B.统治者利用佛教麻痹人民,佛教兴盛
C.唐朝皇帝崇信道教,把佛教赶到边远地区
D.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繁荣,科技文化发展
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中国的科技文化依然在很多领域取得领先于世界的成就,其原因是 ( )
①各族人民的大融合 ②北方经济的发展和江南的开发
③以秦汉文化为基础 ④外来宗教文化的传播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5.一节历史复习课,老师请同学们判断具有以下特征的古代书法家是谁?
①东晋人 ②吸取前人书法精华,独创端秀清新的特色 ③其代表作是《兰亭序》
④后人称他为“书圣”。张明同学的判断完全正确,你认为他的答案应当是 ( )
A.颜真卿 B.柳公权 C.王羲之 D.赵孟頫
4.东汉名医张仲景对中医发展的最大贡献是 ( )
A.开创中医传统的“四诊法” B.最早提出病理学说
C.采用分科治病 D.奠定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3.汉武帝兴办太学和郡国学,有许多目的,但不包括 ( )
A.巩固中央集权 B.推广儒学教育
C.培养科技人才 D.扩大选官途径
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你认为哪一学派的思想最有利于当时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 (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1.金文、铭文是指 ( )
A.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B.铸刻在金属器上的文字
C.铸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D.铸刻在黄金上的文字
16.对外贸易是我国古代经济活动的重要方面。请回答:
(1)唐朝与汉代相比在对外通商方面有何发展?
(2)宋元时期对外贸易与汉唐相比有何重大发展?
(3)明清时期出现了怎样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客观条件?为什么没有延续和发展下去?
15.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农业。请回答:
(1)举两例统治者重视农业的史实?
(2)统治阶级重视农业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从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