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9·福建泉州永春县)史学界普遍认为,在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并逐步深入展开。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表:(4分)
梁启超的分期 |
史学界的观点 |
相关重大的历史事件 |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一期 |
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 |
洋务运动 |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二期 |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
(1)
(2)辛亥革命 |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三期 |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
|
(2)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摆脱民族危亡的命运,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我国“民主性”发展的贡献有哪些?(4分)
参考答案:
(1)戊戌变法;(2分)新文化运动;(2分)
(2)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不是引导中国走向资本主义,因而无法改变
中国落后的局面。(2分)
(3)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2分)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分)
4、(2009·福建龙岩)在反抗外来侵略的同时,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救国的道路,其中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是中国人进行的两次重大的探索。某班开展“历史小论坛--近代化的探索”为主题的分组讨论活动,请你参与。
(1)[史论互证]
填出表格中的观点或史实(史实只答一点即可)(4分)
范围 |
分组 |
基本观点 |
参考史实 |
戊戌变法 |
l组 |
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A |
2组 |
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
B |
|
辛亥革命 |
3组 |
有成功的一面 |
C |
4组 |
D |
革命果实被窃取,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
(2)[新的发现]
异中有同。同学们发现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有很多相同点。如从向西方学习的内容上看都学习了 ,从结果上看都 。(4分)
(3)[学有所感]
通过同学们对近代中国人们救国救民之路的讨论,作为当代中学生,你认为应该要有哪些使命感?(2分)
参考答案:
(1)填出表格中的观点或史实(史实只答一点即可)
A: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1分)
B: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1分)
C:推翻清朝的统治;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1分)
D:有失败的一面。(1分)
(2)资本主义制度(2分);失败了。(2分)
(3)使命感:只要能联系实际,围绕关心国家前途和民族振兴的主题展开说理,即可酌情给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