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根据水循环原理,图中乙处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1.图中甲处年降水量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①终年受高气压控制 ②位于背风坡 ③深居内陆,距海远 ④地形封闭 ⑤受寒流影响 ⑥终年盛行由陆地吹向海洋的风
A.①② B.②④ C.①⑤ D.③⑥
图4是非洲乍得胡流域图,读图,回答24-25题。
24.乍得湖流域
A.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
B.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
C.地表径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D.水面蒸发参与陆地内循环
25.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A.流域面积减小
B.湖泊水位总体下降
C.流域主体位于热带荒漠
D.1963年时湖底东南高,西北低
2009年12月26日正式运营的武广客运高速铁路位于湖北、湖南和广东境内,全长约989公里,列车全程运行时间只需3小时。据此回答22-23题。
22.决定武广高铁建设的主要因素之一是
A.地形 B.矿产 C.气候 D.科技水平
23.此铁路的开通,带来的主要影响有
①缓解两地间矿产资源运输给铁路带 来的压力 ②推动两地都市圈的繁荣 ③增加运输成本 ④促进跨城居住和就业 ⑤更多的吸引外资进入的通道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②③④
读某地一月等温线和不同月份台风移动路径图,回答19~21题。
19.关于图示半岛一月气温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
的是 ( )
A.沿海气温低,内陆气温高
B.沿海气温高,内陆气温低
C.北部温差大,南部温差小
D.北部等温线向南凸,南部与纬线平行
20.关于“梅雨”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梅雨也是一种灾害性天气 B.东亚临海各国都受到梅雨影响
C.我国东部广大地区深受梅雨影响 D.长时间的低温阴雨天气即为梅雨天气
21.下列对东亚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东亚各国受台风影响的时间相同
B.台风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属于反气旋
C.4到7月台风移动路径变化方向与7到10月相同
D.台风移动路径变化方向与气压带、风带有关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8级地震。重庆、湖南、湖北、山西、陕西、河北、北京等地都有明显震感。据此回答16-18题。
16.关于5月12日汶川地震,叙述错误的是( )
A.释放的能量约为6级地震的900倍
B.北京高楼居民比底层居民更能感觉震动
C.震源较浅是破坏程度大的重要因素
D.与通海大地震、唐山大地震同属一个地震带
17.地震发生过后 ( )
A.新加坡正午太阳高度渐高
B.北京昼长逐渐增长
C.南极臭氧层空洞越来越大
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18.关于人类活动与地震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震发生的原因都与人类活动有关
B.人类活动诱发的地震多为破坏性地震
C.发生在海底的地震不会对人类活动产生影响
D.人类可以通过适当的措施减轻地震的破坏程度
下图为我国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受水灾的县域个数与总县域个数的比值)多年平均的月变化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的特点有( )
A.峰值均出现在4-6月
B.峰值出现月份与降水季节变化基本一致
C.峰值出现的时间由北向南逐渐推迟
D.珠江流域的受灾比最大
15.当黄河流域水灾受灾比出现峰值时( )
A.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B.巴西高原草木生长旺盛
C.美国南部飓风活动频繁 D.阿尔卑斯山雪线处于一年中最低位置
13.昆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
A.820千米 B.1020千米 C.1220千米 D.1420千米
12.昆仑站正式开站时,北京时间为2009年2月2日:
A.5时25分 B.6时25分 C.12时25分 D.13时25分
11.比较甲、乙两国降水特点及其原因
①甲国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②甲国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③乙国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全年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④乙国受地形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②④
南极中山站(,)时间(区时)2009年2月2日9时25分,我国在南极最高点附近建立的昆仑站(,)正式开站。根据此完成12-1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