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秸秆粉碎,碎料压块,再将压块填进供热锅炉中,这项技术成冬季供热新招,秸秆代替燃煤而产生的生态效益主要表现在
A.降低供热成本 B.减轻空气污染 C.促进农民增收 D.调整能源结构
42.[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
材料一 今年第11号热带气旋“凡亚比”于9月15日20时生成,16日11时加强为强热带风暴,23时加强为台风。17日18时为强台风。18日16时加强为超强台风,19日8时减弱为强台风,9时前后在台湾花莲丰滨乡附近沿海登陆。
材料二 为登陆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的某台风路径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台风过境A地前后,该地气压和风 速有何变化?(4分)
(2)该台风在A、B两地引发的主要次生灾害有何不同?说明B地预防这些次生灾害的工程措施。(6分)
41.[环境保护]
读“影响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因素统计图”,回答问题。(10分)
(1)图中显示导致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各因素中影响程度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 、 。(2分)
(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面积广大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新疆绿洲土地荒漠化的最主要人为原因是什么?(4分)
(3)针对我国草原地区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现象,我们应采取 等有效的措施,以防止日渐扩大的土地荒漠化。(4分)
36.读我国某区域河流多年平均等降水量图,回答问题:
⑴. 该区域的河谷地带是我国冬季气温较高的地方之一,是冬季理想的避寒河谷。分析该地冬季气温偏高的原因。(8分)
⑵. 说明图示地区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8分)
⑶. 说出该区域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并说明原因(8分) ⑷. 分析说明该河流域综合开发的条件(12分)
8.关于该天气系统,说法正确的可能是 A.低层气温的水平分布是自外围向中心区逐渐升高 B.该天气系统在50-150km内气流运动是下沉 C.该天气系统在150km外风和日丽 D.该天气系统在50km内的中心区气流运动上升 9. 该天气系统源地特征,正确的是 A. 盛行偏东微风 B. 海面上暖流涌动 C.一定离赤道很近 D.大洋里鱼类繁多 下表是某国2000年各项指标占世界的比重(%),读表回答10-11题:10.根据表中的数据判断该国是 A.俄罗斯 B.美国 C.中国 D.澳大利亚 11.表中的数据各项比重占据世界首位的有 A.①④⑤⑥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⑤⑥
6. 该山体主要是岩浆岩构成,推测该山可能是 A.火山 B.断块山 C.背斜山 D.向斜山 7. 该山麓的人工植被带主要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A.棉花、花生 B.可可、油棕 C.茶叶、棉花 D.亚麻、香蕉 读某种天气系统的空间等温面分布图,读图5回答8-9题。
4.关于图中的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的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均大于③地 B.③地的降水量小于④地 C.①地沿海水温高于④地 D.①②地分属不同国家 5. 关于图中所在国家的主要特征,正确的是 A.石油开采集中于①地沿海 B.②地西侧海域有著名的大渔场 C.著名矿产和农产是白银、玉米 D.③地是热带雨林气候,气温变化剧烈 读某山地(4°N,9°E)自然带的分布图,读图3,回答6-7题。
1.从两幅图的总体趋势分析,能源生产、消费和GDP重心三者的移动趋势是 A. 向西南移动 B.向东北移动 C.向东南移动 D向西北移动 2.关于能源生产、消费总量与GDP重心三者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能源生产重心走势趋向GDP重心 B.能源生产、GDP重心走势趋向消费总量重心 C.能源生产、消费总量重心走势趋向GDP重心 D.能源消费总量重心走势趋向GDP重心 3.关于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在经纬度上的差距在加大 B.与能源生产重心相比,能源消费明显偏南,移动幅度较小 C.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逐渐趋向平衡 D.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的关系不密切 图2是沿北回归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4-5题。
50.[2011年河南省郑州市第二次质量预测]农业污染危及食品安全。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农业污染的特点是 。引起土壤污染的原因,除过度使用化肥以外,还有 、 等。(3分)
(2)过度使用化肥造成的危害主要有: 、 、 、 。(4分)
(3)简述应对农业污染的主要措施。(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