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判读地图的关键
①先读图名;②细辩图例;③注重位置确定;④抓好地理事物界线;⑤跟踪空间轨迹;⑥注意主、辅图关系;⑦进行整体性分析;⑧图文转换紧扣问题和材料。
真题精析
[例1](02 北京春季文综)下列四幅图中,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南的是:

[解析]南北方向可根据北纬度数大的在北,南纬度数小的在北,离北极近的在北方,离北极远的在南方来确定,地球自传方向表现为顺时针的,是以南极为中心的,反之是以北极为中心的。东西方向按东经度数大的在东方,西经度数小的在东方来确定。将四地按此方式比较即可。
答案:B
[例2](03全国文综卷)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据此和下图,回答:

图中有6个经纬线交点,其中与游记作者登临之地相距最近的交点的地理坐标是 。作者北顾的是
高原的深秋景色。
[解析] 该题引用古人游记用语,和局部区域图考查考生运用地图识别地形、地貌和准确定位的能力。从中可提取的有效信息有:①
作者登山地点,在太行山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判断纬度应在长城附近的41°N,而不是北京附近的40°N。② 200m等高线东为平原,以西为高原,可五台山属太行山的一部分,所以太行山应靠近
E而不是
E。
答案:(
N、
E);内蒙古。
[例3](05全国文综Ⅰ)下图为两个亚洲国家略图,据地理坐标判断,甲乙两地距离约为:

A.300千米 B.550千米 C.1300千米 D.1550千米
[解析]依据图中所给经纬度,甲、乙两地南北纬度相差5°,南北实地相距约555千米;甲、乙两地东西经度相差12°,东西实地相距∈(666千米,1332千米)(依赤道上经度每间隔1°实地相距111千米,60°附近经度每间隔1°实地相距大约是赤道的一半,而中纬度地区则介于两者之间)再依“勾股定理”计算,可得出甲、乙两地实地相距∈(867千米,1443千米)。
答案:C
专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