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沿R河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
图8为“某跨国公司研发总部和分支机构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 。
13.图中传统民居建在高地的主要原因是
A.就近获得水源 B.降低居室气温
c.避免洪水灾害 D.向外扩大耕地
12.图7景观大致位于
A.a河段 B.b河段 C.c河段 D.d河段
图5为“某工程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选址工作流程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最有可能采用图示流程进行选址的工程是
A.汽车加油站 B.地下水天然下渗补给区
c.大型游乐园 D.放射性废弃物储存场
11.图示GIS处理与分析流程中,a环节所示功能为
A.趋势分析 B.叠图分析 c.风险分析 D.模式分析
图6为“某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图7为该大陆R河干流某河段处的景观。读图回答
12-14题.
图4为“四地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8-9题。
8.①所示气候类型最有可能分布在
A.南、北纬30°一40°的大陆西岸
B.南、北纬40°一60°的大陆西岸
C.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
D.南、北纬10°一30°的大陆内部
9.径流量较大且水位年内变化幅度小的河流可能出现在
A.①地 B.②地c.③地 D.④地
图3为“四类地区主导产业变化示意图”,①表示纺织工业。读图回答6-7题。
6.四类地区中,工业化水平最高的是
A.I地 B.Ⅱ地 C.Ⅲ地 D.Ⅳ地
7.制约我国①一②一③一④过程的最关键因素是
A.资金贫乏 B.技术创新 c.资源调配 D.市场潜力
间人口迁移、③为开拓式人口迁移(与土地扩张相伴的人口迁移)。读图回答4-5题。
4.人口迁移类型与其主要成因的正确组合是
A.①--耕地面积的变化 B.②--经济全球化
C.②--城乡经济差异 D.③--城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5.目前发达国家人口迁移规模特征处于
A.甲时期 B.乙时期 C.丙时期 D.丁时期
回答1-3题。
1.I所示的城市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A.住宅区 B.行政区 c.商业区 D.工业区
2.影响城市功能区Ⅱ1一Ⅱ2一Ⅱ3分异现象产生的根本因素是
A.交通运输 B.地域文化 C.环境质量 D.经济收入
3.该城市规划中的高新科技产业区宜建在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图2为“社会发展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规模示意图”,①为城市间人口迁移、②为城乡
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填涂答案(18小题,每题2分。共36分)。
图l为“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该城市空间结构为多核心模式且布局合理。读图
37.(旅游地理 10分)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位于珠江三角洲的珠海市旅游产业集群基本形成。2004年,珠海市政府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作为珠海市的特色产业来大力发展。
材料二:珠海旅游产业集群的构成要素示意图。
(1)上图中的核心层和要素供应层分别代表了旅游活动的 和 要素。在旅游资相关辅助层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2)试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珠海市旅游产业开发的有利条件并提出开发建议。
2007学年第二学期高三第九次统测地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