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七年级地理试题
温馨提示: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请合理利用时间。
2.本试卷分为卷Ⅰ选择题和卷Ⅱ综合题。
3.请把答案写到相应位置,字迹工整,条理清晰。
第Ⅰ卷选择题(总分60分)
你会选择吗?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 的答案填写在后面相应的答题栏内。(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右图中的A为
A.23.5° B.66.5° C.40° D.15°
2.20°N、120°E地区的人们,每年能够看到太阳光直射现象
A.4次 B.3次 C.2次 D.1次
3.在图幅大小一样的情况下,下列不同比例尺的地图中,所表示的内容最详细的是
A.1:10 000 B.1/30000
C.图上1厘米代实际距离20千米 D.三十万分之一
4.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A.0°和180°之间 B.20°W以西到160°E
C.20°E和160°E之间 D.20°W以东到160°E
5.某点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以南是南半球,以北是北半球,该点位于
A.经度0°纬度0° B.经度180°纬度0°
C.160°E纬度0° D.20°W纬度0°
6.下列各点中,位于A(10N、10W)东北方的是
A.10N、50E B.20N、20E C.30S、10W D.70N、10W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指的是
A.绝对高度 B.相对高度 C.海拔 D.平均高度
家住滨州市的小新与纽约的姨妈互通电话,小新:姨妈,晚上好!姨妈:小新,早上好!小新:姨妈,你那儿是什么时间?姨妈:嗯……
8.同一时刻,小新和姨妈打电话互致问候,为什么会有问候语中的差异?
A.因地球的自转产生 B.两地气候不同
C.因地球的公转产生 D.两地季节不同
9.此刻,小新和姨妈两地的昼长的变化趋势是
A.滨州的白昼逐渐变短
B.纽约的白昼逐渐变短
C.滨州的白昼逐渐变长
D.滨州和纽约的白昼变化趋势无法判断
10.下列大洲中濒临三个大洋的是
A.非洲 B.欧洲 C.南美洲 D.南极洲
11.下列大洲中赤道、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都穿过的是
A.非洲 B.亚洲 C.南美洲 D.北美洲
12.在地球一点,其南侧是寒带,北侧是温带,西侧是东半球,东侧是西半球,该点的经纬度是
A.66.5°N,160°E B.23.5°N,20°W
C.23.5°S,20°E D.66.5°S,160°E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3~15题。
13.图中乙地与丁地区域小气候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植被不同 B.水源不同
C.人类活动不同 D.地形地势不同
14.图中乙地与丁地之间的温差相差
A.
15.小畅在图中甲地遇到了泥石流,他机智地逃离了危险,小畅选择的逃生路线最有可能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6.下列哪个事件与海陆变迁无关
A.“沧海变桑田”的故事
B.地质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C.我国东部海域海底发现了水井
D.无棣县新区处处高楼拔地而起
17.美洲的南部界线是指
A.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国界 B.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的国界
C.巴拿马运河 D.墨西哥湾
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北半球陆地面积
B.西半球陆地面积大于东半球陆地面积
C.西半球陆地面积大于北半球陆地面积
D.任何一半球的海洋面积都大于任何一半球的陆地面积
19.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定高
B.世界人口稀少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定低
C.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D.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大洲是世界上人口较稠密的地区之一
近期,信阳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进行了一项社会调查,主要走访了学校周围的乡村,发现大量青年进城打工,耕地低价租赁或者弃耕荒芜。据此,回答20~22题。
20.大批农村人口无计划地涌进城市,必然造成
A.交通阻塞,住房拥挤
B.固体废弃物污染较轻
C.滥垦草原来扩大耕地面积
D.滥伐森林来获得木材和燃料
21.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出现了“民工潮”,关于这种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沿海一带经济发达,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②这些青年家在乡村,所以不会给工作所在的城市带来任何社会问题
③城市为这些人提供受教育机会,便于使他们受到良好的教育
④这些现象说明我国城乡之间差别仍然较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下列关于世界上人口迁移的表述正确的是
A.从整个世界来看,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下降
B.近几十年来,大量人口从农村涌进城市
C.城市人口比重发达国家较低
D.目前,世界各国都有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的现象
23.世界上第一批城市,多诞生在河流的中下游平原上,其主要原因是
A.有充足水源
B.有便利的水运条件
C.有肥沃的土壤和便利的灌溉条件
D.有天然的防卫屏障
24.右图表示哪个宗教的建筑: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犹太教
25.有关城市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上的大城市多分布在中低纬度的内陆地区
B.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C.我国特大城市都分布在季风区
D.热带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河谷地带
26.右图天气符号自上而下,正确的表示是
A.雷雨、霜冻、降雪、雾
B.降雪、雷雨、霜冻、雾
C.雾、雷雨、降雪、霜冻
D.降雪、雾、霜冻、雷雨
27.阅读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下列说法正确是
A.该地气温年较差大约为
B.该地位于五带中的热带
C.该地位于南半球
D.当滨州市白天最长时,该地是夏至日
28.西半球国土面积最大的人口过亿国家是
A.俄罗斯 B.加拿大 C.美国 D.巴西
29.下列国家中,属于发达国家、白色人种、信仰基督教、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是
A.德国 B.日本 C.俄罗斯 D.澳大利亚
30.滨州市有甲、乙、丙、丁4个厂家分别带上自己生产的产品到美国参加订货 会。请分析收到订单最少的厂家可能是
A.甲:其产品是服装 B.乙:其产品是计算机
C.丙:其产品是鞋帽 D.丁:其产品是儿童玩具
第Ⅱ卷 综合分析题(共5小题,总分40分)
31.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12分)。
(1)在上面地球公转示意图中标出地球公转方向,并分别绘制出各处的昼夜分布
(2)当地球位于d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 ,分析此时滨州市的昼夜长短情况。
(3)当南极圈内全部为极夜时,地球位于点 的位置。
(4)地球公转至c点处时,分析地球上各地昼夜长短情况
32.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10分)
(1)判断地形区名称
A B
C D
(2)EF、FG两个山坡,坡度较陡的是 ,理由为 。
(3)C点在G点的 方向,F点在D点的 方向。
(4)经测量C.D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已知该图的比例尺为1:500 000,则两地实际距离为 千米。
33.读下面A、B两图,分析回答(10分)
(1)B图是 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
(2)A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
成因是 ;
主要分布在 。
34.右图为大学时小宁野外实习绘制的某地区聚落大致分部示意图,请你阅读并回答下列各题(5分)。
(1)该聚落形态的形成最不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A.平原 B.河流 C.交通 D.山地
(2)假若该聚落形态主要受河流因素影响,则图中最有可能是支流
的是
A.甲乙 B.乙丙 C.丁乙 D.甲乙丙
(3)若为河流影响该聚落的形成,则图中最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给出你做出判断的理由:
35.阅读下面材料,展示你的观点(3分)。
日本丰田是世界著名的汽车品牌,但汽车零配件大多数并非日本国产,而是来自20多个国家的160家工厂,汽车轮胎等产品甚至是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生产的。由于生产成本低于国外同类企业,而质量和售后服务优于国外同类产品,销售情况一直呈上升势态。读后思考回答:
(1)制造轮胎的原料是天然橡胶。马来西亚是什么气候,生产这种原料吗?
(2)小明说:“把轮胎厂建在马来西亚可就近获得原料供应,节约生产成本。”你赞同吗?为什么?
(3)日本的这种汽车工业生产方式反映了世界经济怎样的一个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