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503  2511  2517  2521  2527  2529  2533  2539  2541  2547  2553  2557  2559  2563  2569  2571  2577  2581  2583  2587  2589  2593  2595  2597  2598  2599  2601  2602  2603  2605  2607  2611  2613  2617  2619  2623  2629  2631  2637  2641  2643  2647  2653  2659  2661  2667  2671  2673  2679  2683  2689  2697  3002 

2007-2008学年度成武县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学业测试

地理试卷

试题详情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质量检测

地理试卷

试题详情

2008年枣庄市高中段招生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试卷地理部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

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读下面的经纬网图,判断甲点位于乙点的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21.冲积形成黄河三角洲的泥沙主要来自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华北平原

读台湾岛交通及工业中心分布图(下图),完成22,23题。

22.影响台湾岛交通线呈环状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气温                      C.降水                   D.河流

23.新竹科学工业园位于右图中序号所示的哪个城市

A.①                       B.②                          C.③                       D.④

读我国四大地理分区图(下图),完成24,25题。

24.区域①和②的分界线大致是

A.400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B.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C.半干旱与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D.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25.区域③和④的主要自然特征分别是

A.干旱        高温                                       B.干旱        高寒

C.温润       高温                                       D.湿润       高寒

26.下图所示区域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27.海峡及运河往往成为海上交通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下列海峡或运河与其沟通海域的组合,错误的是

A.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

B.大西洋――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C.红海――苏伊士运河――阿拉伯海

D.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

28.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人员伤亡惨重。中国红十字会将5吨救灾药品火速从北京运往灾区,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

A.航空                   B.铁路                      C.公路                   D.水运

29.2008年初,我国南方广大地区遭受了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这一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最有可能与下列哪一环境问题有关

A.酸雨                   B.臭氧层空洞            C.全球变暖            D.两极冰川消融

第Ⅱ卷(非选择题)

地理(共20分)

35.下图中,A、B、C分别表示三个国家。读图完成下列要求。(7分)

(1)三国中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填名称)。我国从A、B、C三国共同进口的矿产资源是                 

(2)A国分布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                        (森林类型)。

(3)C国旱涝灾害频繁,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其旱涝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4)A、B两国的城市相对集中分布于                         地区,其共同区位条件是                                                                 。(请从气候、交通两方面加以分析)

试题详情

2007-2008学年度汶上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质量监测

地理试卷

1.欧洲西部有世界著名的工业区,如

A.法国的鲁尔区                          B.英国的巴黎盆地

C.德国的伦敦地隧                       D.英国的英格兰中部地区

2.有关欧洲两部工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欧洲西部是世界工业革命的发祥地

B.本区的工业以纺织业为主

C.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比重很高

D.本区的制造业是把低价进口的原料加工成产品出口,从中获取高额利润

3.关于欧洲西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本区国家众多,都是发达国家

B.由于欧盟的成立,本区国家间的贸易往来减少

C.欧盟各国的商晶只能在成员国内部流通

D.欧盟在世界经济和政治流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4.关于欧洲西部,叙述正确的是

A.国家众多,人口稠密,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

B.国家众多,人口稀少,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

C.经济发达,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高

D.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旅游城市多,如威尼斯、俄罗斯等

5.拉丁美洲最早的居民是

A.印第安人            B.混血种人    C.白种人                D.黑种人

6.拉丁美洲是指

A.美国及其以南的国家和地区            B.南美洲

C.美国以南的国家和地区                   D.南、北美洲

7.拉丁美洲地区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A.秘鲁            B.阿根廷                C.墨西哥                D.巴西

8.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和高原是

A.亚马孙平原、青藏高原

    B.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

C.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

    D.中央平原、巴西高原

9.下列地区,很少有人居住的是

    A.巴西东南沿海                          B.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

    C.西印度群岛                              D.墨西哥高原

10.图中表示欧洲联盟的旗帜是

读下图和下面的材料,完成11―12题.

明明的爸爸在非洲工作,过年的时候把他非洲朋友的儿子摩非带到中国.明明带摩非了解了许多中国的风俗,摩非告诉了明明很多非洲的故事,也告诉明明很多非洲的地形.

11.下列地形中,不属于“黑非洲”地形的是

①刚果盆地②东非高原③德干高原④乞力马扎罗山⑤西西伯利亚平原⑥尼罗河三角洲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③⑤⑥

12.A地区以西气候的主要特点是

A.终年炎热干燥                                 B.终年高温多雨

C.全年分干、湿两季                          D.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13.上图反映的是下列哪个地区的气候景观

A.欧洲西部     B.东南亚      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D.中东

14.这种气候条件下,产生的问题有

    ①旱情严重 ②粮食生产不足 ③酸雨现象严重 ④草原退化,加剧土地荒漠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15.下列地理事物搭配正确的是

    A.河内――红河――柬埔寨                       B.万象――湄公河――老挝

    C.曼谷――湄南河――缅甸                       D.金边――伊洛瓦底江――缅甸

16.世界上橡胶和油棕的最大产地位于

    A.欧洲西部            B.东南亚                C.中东     D.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7.关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的描述,最为准确的是

A.冬暖夏凉,春秋短促,降水丰富

B.冬季温暖湿润,夏季炎热干燥

C.冬季严寒,夏季暖热,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D.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湿润   

18.关于亚洲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地势影响北亚地区河流多自南向北流

B.受气温的影响东亚地区河流冬天都会结冰

C.受降水的影响南亚地区河流夏季水量大增

D.南亚和东南亚的河流都流入印度洋

试题详情

2008年日照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文科综合试卷地理部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

试题详情

2007-2008学年度无棣第二学期七年级学业水平检测

地理试卷

温馨提示:

    1.本试题满分100分,答题时间60分钟。

    2.本试题分Ⅰ卷、Ⅱ卷,Ⅰ卷为选择题,25个;Ⅱ卷为综合题,包括26―29题。

    3.试题答完后只交Ⅱ卷。

Ⅰ卷

试题详情

2008年济宁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政治、历史、地理合卷(地理部分)

注意事项:

    1.本试题由原政、史、地合卷拆分而成,为了保持试卷原貌,本试题中的小题号未加调整,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2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20分;共40分。思想品德、历史、地理三科考试时间共150分钟。

    2.思想品德、历史、地理三科第Ⅰ卷答在同一张答题卡上。

    3.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并将座号填写在右侧。

    4.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8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号(ABCD)涂

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答第Ⅱ卷时,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考试结束,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20分)

2008年4月3日,铁道部宣布,中国第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今年开工建设,并将于2010年投入运营。设计时速350千米,全程运行时间5小时。结合下图完成31~32题。

31.京沪高速铁路沿途经过几个省级行政区(    )

    A.4                    B.5                  C.6                         D.7

32.京沪高速铁路通车后,可极大地减轻哪条铁路线的运输压力    (    )

    A.京哈线         B.京广线            C.京沪线                 D.京九线

33.我国居民每天使用塑料袋的数量在30亿以上,仅每天买菜就用掉10亿个。塑料袋在   方便居民生活的同时,却污染了环境,危害了人体健康。对使用塑料袋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绿色环保        ②污染环境        ③危害人体健康        ④浪费资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4.2008年8月,北京将承办奥运会,“绿色奥运”是其承办理念之一,届时北京将以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宜居城市呈现给世界人民。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奥运”理念的是(    )

    A.改造现代建筑为仿古式            B.增加城市绿化美化面积

    C.拆除传统民居                          D.限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35~36题。

    材料一:尽管我国实行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但是平均每年仍净增人口1200万左右。

    材料二:我国部分省区人口密度比较表。

单    位

江  苏

山  东

新  疆

西  藏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740

600

12

2

35.材料一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特点是(    )

    A.人口数量增长较快                   B.人口数量增长缓慢

    C.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大                D.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口增长

36.材料二体现了我国人口东西分布的巨大差异。说明了(    )

    A.东部应向西部大量迁移人口           B.西部计划生育落实得力

    C.西部向东部迁移的人口数量巨大    D.西部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较差

37.关于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点和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总量贫乏        ②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③破坏、浪费严重    ④分布均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下面甲、乙两地景观图,完成38~41题.

38.形成甲地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A.修筑梯田    B.水土流失           C.开采煤矿    D.取土烧砖

39.针对甲地地表现状,应采取的治理措施是(    )

    ①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

    ③杜绝放牧,禁止发展畜牧业

    ④整修梯田、修筑挡土坝等工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0.乙地景观出现在黄河的(    )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源头

41.形成乙地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A.黄河下游水土流失严重                  B.河流携带甲地泥沙在此沉积

    C.黄河上游大量引水灌溉                   D.我国北方沙尘暴频繁 

42.我国与非洲在农业领域进行了有效合作,目前已在坦桑尼亚、赞比亚、几内亚等国创建了350万亩的高科技农业基地。结合下图说明我国与非洲进行农业合作的原因是(    )

    A.可以充分发挥非洲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优势

    B.帮助非洲砍伐森林、开垦草原,扩大耕地面积

    C.我国劳动力匮乏,充分利用非洲廉价的劳动力

    D.协助非洲开发丰富的农业资源,实现互惠双赢

    依据我国科学考察船“大洋1号”首次进行横跨三大洋的科学考察环形线路,完成43~44题。

    43.考察船没有经过的大洋是(    )

    A.北冰洋         B.太平洋                C.印度洋                D.大西洋

    44.考察途中经过的大洲分界线是(    )

    A.马六甲海峡   B.苏伊士运河        C.非洲好望角         D.巴拿马运河

    45.有关东南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处亚洲与非洲、印度洋与太平洋“十字路口”位置

    B.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平原面积广阔,平原、山脉相间分布

    C.世界上咖啡、油棕、椰子、蕉麻的最大产地

    D.世界上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46.关于俄罗斯矿产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矿产品种和储量都比较广泛

    B.矿产丰富,矿种齐全,资源能够自给

    C.矿藏主要分布在其国土的欧洲部分,而亚洲部分较少

    D.石油储量与产量高,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

    47.关于澳大利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北部沿海

    B.沙漠广布,资源贫乏

    C.动物具有独特性、古老性的特征

    D.赤道穿过其中部,热带面积广大

    48.美国从事农业的人员少,但经营、管理的农田面积却很大,且单位面积产量高。其主要原因是(    )

    A.土地肥沃,经营粗放

    B.大量雇用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

    C.降水量大,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D.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专业化

    近年来,被称为“地球之肺”的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急剧减少,仅2004年就缩减了约2   万平方千米,约相当于济宁市面积的2倍。据此,完成49~50题。

    49.亚马孙热带面积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①气候恶化,频繁发生洪灾,大量原始森林被淹没

    ②沿海城市人口激增,大量居民迁居雨林深处

    ③土著居民采用刀耕火种的方法,毁林开荒种地

    ④修建亚马孙横断公路等,对沿线木材进行掠夺性开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0.破坏亚马孙热带雨林产生的问题有(    )

    ①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大

    ②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

③沙尘暴急剧增加,风沙危害严重

④削弱全球温室效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20分)

1.(5分)去年“五一”长假期间,外出旅游的王先生登山到甲地,通过GPS卫星定位,确定了自己所在的位置(如下图)。请你帮助王先生判断。

(1)甲地位于_________ (南、北)半球,_________ (东、西)半球。

(2)王先生住宿的城镇(如图),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

(3)由甲地前往乙地,沿途可能会遇到河流吗? _________。

(4)王先生到达乙地时,测得气温是l8%,此时山顶气温最低不低于_________℃。

2.(5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中适当位置用“→”画出印度雨季盛行风。

(2)印度多旱涝灾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加尔各答和孟买是印度东、西部沿海重要的工业城市,其工业布局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表示的区域中,其中部、北部是________ (粮食作物)的主产区。

(5)印度和我国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共同存在的最大问题是_________。

3.(5分)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甲图可看出,欧洲西部除南北两侧有山地分布外,广大的中部,地形以_________为主,这种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_。

(2)乙图基本反映了欧洲西部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请你简要描述其特点:_________。

    (3)丙图反映出欧洲西部国家_________业发达。

    (4)来往欧洲西部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货船,一般情况下,到非洲去的货船装载的货物主要是工业制成品,而返航时装载的货物以_________为主。

4.(5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大地震;地震是由于________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作用造成的;地震发生后,从北部进入四川省的铁路干线――________线遭到严重破坏,造成长时间运行中断。

(2)在长江沿江地带,东部沿海地区具有产业密集、技术先进、科技力量雄厚等优势,西部则具有________的优势。

(3)长江中游地区易发生水灾的自然原因是(    )

    A.流域内支流众多,降水量大,且降水时间集中

    B.联系长江南北的众多跨江桥梁影响行洪

    C.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洪能力下降

    D.滥伐上游森林,水土流失加剧,淤塞中游河道

(4)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具有发电、旅游、防洪、养殖等综合功能,其中主要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008年德州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地理、生物合卷(地理部分)

主意事项:

1.本试题由原地理、生物合卷拆分而成,为了保持试卷原貌,本试题中的小题号未加调整。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2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60分;共50分。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试题详情

2008年济南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文科综合试卷地理部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1.关于世界区域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东南亚地处“十字路口”,是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

B.中东地区石油资源匮乏,水资源丰富

C.欧洲西部以单一商品经济为主

D.美国农业落后,工业发达

2.关于中国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珠江三角洲是全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B.西双版纳以外向型经济为主

C.西北地区的突出特征是干旱                      D.青藏地区以种植业为主

3.下列有关地理区域划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天山是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的分界线

B.秦岭――淮河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C.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接近800 mm等降水量线

D.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4.某区域的主要特征是:独占大陆,动物古老,有著名的大分水岭和大自流盆地……,该区域是

5.“滚滚长江东逝水”能够反映出我国

A.地形复杂多样                                        B.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C.水资源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                   D.地势西高东低

6.2008年6月8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此时

A.地球公转到上图中a点附近                     B.济南昼短夜长

C.珠江进入汛期,龙舟竞渡热闹非凡            D.好望角炎热干燥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31.(9分)学习区域有妙法

定位、分析、比较是学习区域地理的重要方法,仔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区域定位:写出A、B所在的国家和C山的名称。(3分)

(2)以果探因:分析图中亚库特人生活习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友情提示:请从位置、气候等方面进行分析)(2分)

(3)比较归纳:比较A国家和D地区资源条件的差异,以及对工业分布的影响。(4分)

32.(9分)生活处处皆地理

印度孟买某旅行团春节期间到山东旅游。旅游项目:走近中国的母亲河――黄河,了解2008奥帆赛分会场――青岛。

(1)孟买的朋友来到济南后,正好遇上大雪纷飞,他们兴奋异常。感叹到:我们那里从来不下雪,这是我们第一次见到雪。请结合孟买的位置和气候资料解释那里从不下雪的原因。(2分)

(2)到达黄河后,导游介绍说:“中国有句俗语――跳进黄河洗不清”。请帮导游解释此俗语体现了黄河的什么特征?并简要说出形成该特征的原因。(3分)

(3)到达青岛后,假如你是导游,请运用以下图文资料,并结合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向旅行团介绍青岛。(4分)

试题详情

2008年山东省潍坊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0分。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时,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第Ⅰ卷每题选出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    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