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莱芜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历  史 试  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规定的位置将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等内容填写准确。

    2.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2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30

分;共50分。与政治同场考试,两科考试时间共90分钟。

    3.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第Ⅱ卷卷首答案栏内,填在其他位置不得分。

    4.考试结束后,由监考教师把第Ⅰ卷和第Ⅱ卷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在下列各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战国时期一位思想家主张:“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这体现了他的什么思想?

  A.“为政以德”    B.“镰爱、非攻” C.保护自然资源  D.主张法治

试题详情

2.左下图反映了秦统一后的哪项措施?

A.统一度量衡    B.统一货币    C.统一文字    D.统一六国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3.关于右上图中隋运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完成隋朝统一而开凿  B.以长安为中心

  C.北达余杭南到涿郡      D.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试题详情

4.北宋建立后宰相赵普建议宋太祖削弱藩镇的权力:“销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下列哪项不是宋太祖采取的措施?

  A.实行行省制度         B.派文臣做地方官

  C.编练禁军             D.解除节度使的权力

试题详情

5.(1662年)……命使者以书告曰:“……然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据,今余

  既来索,则地当归我。”这封书信的作者应是

  A.郑成功    B.戚继光    C.康熙帝    D.林则徐

试题详情

6.鸦片战争后,逐渐上升为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矛盾的是

  A.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C.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试题详情

7.右图反映了哪次侵华战争?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试题详情

8.魏源编写《海国图志》的目的是

  A.介绍西方的政治制度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介绍西方教育思想  

  D.阐述“微积分”的初步概念

试题详情

9.孙中山提出的“躯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

  国,平均地权?”的纲领中没有涉及的问题是

  A.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出中国

  B.推翻满洲贵族统治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土地纲领

试题详情

10.“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万众欢呼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引自《长征组歌》)一下关于遵义会议的论证正确的是 ①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②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的领导 ③挽救了党和红军 ④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年份

 

开垦荒地

 

耕地面积

 

谷物产量

 

皮棉产量

 

1941

 

试题详情

39.0万亩

 

试题详情

1210.5万亩

 

147万担

 

58万斤

 

1944

 

试题详情

128.8万亩

 

试题详情

1461.5万亩

 

175万担

 

300万斤

 

试题详情

11.陕甘宁边区垦荒、耕地面积和谷物、皮棉产量

表中所反映的变化是陕甘宁边区实行了哪项措施的结果?

    A.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    B.巩固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C.开展了整风运动       D.开展了大生产运动

试题详情

  12.人民解放军以徐州为中心,同国民党军队展开主力决战的是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试题详情

  13.标志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是

    A.西藏的和平解放    B.新中国的成立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土地改革的完成

试题详情

  l4.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是

    A.古代文化的复兴    B.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C.先进文化的传      D.封建文化的发展

试题详情

  15.下列关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相同点的论述,正确的是

    ①都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而爆发    ②都曾处死国王 ③都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    ④都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试题详情

  16.西方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不尽相同,德国的途径是

    A.资产阶级革命     B.民族解放战争

    C.王朝统一战争     D.社会改良运动

试题详情

  l7.下列发明创造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是

    A.卡尔?本茨设计出内燃机

    B.瓦特改良蒸汽机

    C.制造出火车机车

    D.电子计算机的产生

试题详情

  18.下列关于俄国十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革命是在世界大战中爆发的

    B.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

    C.首都工人和士兵在推翻旧政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D.建立了新的全国性政权

试题详情

19.1944年6月英美盟军组织了诺曼底登陆。登陆地点应是下图中的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20.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古巴导弹危机的出现      B.“星球大战”计划的提出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苏联的解体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

试题详情

 二、非选择题(第2l题7分,第22题8分,第23题7分,第24题8分,共30分)

(1)根据所学知识简要说出昭君出塞的历史背景。(2分)并根据材料一、二归纳其意义。

22、19世纪60年代,中国和日本社会矛盾尖锐,并都面临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因此,两国都开始进行实现近代化的探索。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请你分别写出19世纪60年代,中日两国进行探索的重大历史

事件名称。(2分)

    (2)试从统治阶级内部的变化、历史事件的性质和目的三个方面比较这两个重大历史事

件的不同点。(6分)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92.9%

 

    私营、个体经济

 

试题详情

    78.7%

 

试题详情

    7.1%

 

 

 

 

 

 

 

材料二:

 

    项目

 

    1992年

 

  比1978年增长

 

    国民生产总值

 

  24000亿元

 

试题详情

    7.18倍

 

    国民收入

 

  17400亿元

 

试题详情

    5.78倍

 

 

 

 

 

 

请回答:(1)分析材料一,说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及这一变化实现的途径。(3分)

        (2)材料二中的重大成就是改革开放的结果。请你分别写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农村和城市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4分)

(3)根据以上材料,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1分)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