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851  1859  1865  1869  1875  1877  1881  1887  1889  1895  1901  1905  1907  1911  1917  1919  1925  1929  1931  1935  1937  1941  1943  1945  1946  1947  1949  1950  1951  1953  1955  1959  1961  1965  1967  1971  1977  1979  1985  1989  1991  1995  2001  2007  2009  2015  2019  2021  2027  2031  2037  2045  3002 

2009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丽水市卷)

语  文

仔细审题,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温馨提醒:

1.全卷共五大题,23小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请在答题卷上填写座位号并在密封区内填写县(市、区)、学校、姓名和准考证号。

3.本卷答案必须用蓝、黑墨水的钢笔(水笔)或圆珠笔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试题详情

2009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5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晶  ___ (yíng) ②玲   ___(lóng)  ③千  ___(zī)百态  ④郑重其  ___(shì)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①如此说来,“孤城寡人”并不正常,虽然,已经司空见惯,习以为长了,倒是“与狼共舞”个漂亮而荒涎的词组更具有现代意识。

②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浮光略影,瞬起瞬灭的。好像肥皂泡一样,尽管可以五光十色,但是一触既破。惟有从学问中锻炼出来的智慧,才不是瞬息幻灭的肥皂泡。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不亦乐乎?(《<论语>八则》)

                     ,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

③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           》)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⑥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⑦予独爱莲之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⑧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范仲淹《岳阳楼记》)

4.名著阅读。(5分)

⑴《西游记》中孙悟空偷吃蟠桃、盗饮御酒、窃走仙丹被捉住之后,又发生了哪些事他才被降伏的?

⑵《格列佛游记》中利立浦特小人国有哪两种宫廷游戏?表演游戏的是哪些人?

5.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用排比句概括苏州的美。(3分)

苏州的美是古典的。哪怕是一木一石,它也是那么优雅,那么庄严。它一会儿叫你想起我们伟大的历史,一会儿叫你温习许多美丽的传说。含蓄也是苏州的美。要是不下一番搜寻的功夫,你就别想领略它。苏州人从来不喜欢在你面前夸口。他只是带着恬淡的笑容,引你走到那儿,直到你在他面前发出大声的惊叹。苏州的美还呈现出它的多样性。在苏州,你喜欢古朴,请到沧浪亭;你爱好清幽,就去拙政园;你喜欢疏朗,不妨到怡园;你倾向于深邃,这儿有狮子林。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几段文字,完成6―10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朝,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4分)

       由此之,王之蔽甚矣

       予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群臣吏民能刺寡人之过者

       年且九十,山而居(《愚公移山》)

       能谤讥于

       百里奚举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寡人之耳者

       隔篁竹,水声,如鸣佩环(《小石潭记》)

       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广故言欲亡(《陈涉世家》) 

7.下面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哪一项相同?(2分)

A.今齐地方千里

B.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C.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9.“王之蔽甚矣”中的“蔽”是什么意思?从文中看,齐威王除“弊”取得了什么效果?(2分)

10.本文中的“王之蔽甚矣”是一种谏,《曹刿论战》中的“忠之属也”也是一种谏,《捕蛇者说》中的“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可以认为是另一种形式的谏,进谏者都关注到了民意或民生。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2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11―12题。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11.细细品味一下,“轻轻的我走了”如果换成“我轻轻的走了”,在语言和情感的表达上有什么差异?(2分)

12.诗人到康桥去“寻梦”,那“夕阳中的新娘”、“彩虹似的梦”以及“一船星辉”,与他的“梦”有什么联系?它们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比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一)

山泉作娇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受泉声的感染,鼎湖山年轻了许多,山径之幽曲,竹木之青翠,都透着一股童稚的生气,使进山之人如入清澈透明的境界,身心了无杂尘,陡觉轻快……

站在亭前望去,满眼确是一片浓碧。远近高低,树木枝缠藤绕,密不分株,沉甸甸的湿绿,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直向山顶推去。就连脚下盘旋曲折的石径,也印满苔痕,点点鲜绿。踩着潮湿柔滑的石阶,小心翼翼,拾级而上。越向高处,树越密,绿意越浓,泉影越不可寻,而泉声越发悦耳。怅惘间,忽闻云中传来钟声,顿时,山鸣谷应,悠悠扬扬。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清亮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相互应答着,像是老人扶杖立于门前,召唤着嬉戏忘返的孩子。

                                                      (谢大光《鼎湖山听泉》)

(二)

如果遇到大的障碍,水就嘟嘟哝哝地仿佛表示不满,这嘟哝声和从障碍上飞溅过去的声音,老远就可听见。然而这不是示弱,不是诉怨,也不是绝望,这些人类的感情,水是毫无所知的。每一条小溪都深信自己会到达自由的水域,即使遇上像厄尔布鲁士峰一样的山,也会将它劈开,早晚会到达……

水流在克制的嘟哝声中稳稳地流淌着,它们兴奋得不能不互相呼唤:许多支有力的水流都流到了一起,汇合成了一股大的水流,彼此间又说话又呼唤――这是所有来到一起又要分开的水流在打招呼呢。                                  

              (普利什文《林中小溪》)

13.鼎湖山的泉水声和林中的小溪声各有什么特点?文段(一)和(二)采用了哪种相同的手法,把无形的水声描摹得生动可感?请举例说明。(3分)

14.泉水为什么能让鼎湖山“年轻了许多”?写鼎湖山“年轻”对写泉水有什么作用?(2分)

15.揣摩文段(二)中画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6一18题。

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布很不均匀,不仅制约了有限水资源的可利用性,也给开发利用带来诸多不便。夏季我国降水集中,汛期河水暴涨,大量宝贵的淡水资源白白流入大海,并且还容易造成洪涝灾害;冬春季则降水少,河流进入枯水期,北方的一些河流甚至干涸见底,造成严重的干旱缺水。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南方水资源占全国的80%以上,北方仅占20%不到,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以我国小麦、棉花的集中产区华北平原为例,这里耕地面积约占全国的40%,但水资源仅占全国的6%左右。

兴建水利工程可以有效地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例如,三峡工程和小浪底水利枢纽,建成后对长江和黄河的防洪及水资源调配发挥重要作用。跨流域调水,可以缓解一些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例如,引滦入津工程,将滦河水引入海河水系,缓解了天津市严重缺水的状况;引黄济青工程,将黄河水调入青岛,缓解了青岛市严重缺水的状况。

16.下面的说法哪一项不符合文意?(2分)

   A.夏季降水集中,汛期河水暴涨;冬春季则降水少,河流进入枯水期,这一现象表明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均匀。

   B.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匀,既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淡水资源,使有限的水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还容易造成洪涝灾害。

   C.南方水资源占全国的80%以上,北方仅占20%不到,水资源南丰北缺这一事实说明,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匀。

   D.兴建水利工程可以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可利用性,缓解北方地区的缺水状况,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缺乏的问题。

17.下面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哪一项恰当?(2分)

   A.水、土资源的配合不合理,加剧了北方地区缺水状况。

   B.水、土资源的配合不合理,会引起水、土资源的浪费。

   C.水、土资源的配合不合理,导致了南北经济差异扩大。

   D.水、土资源缺乏,致使小麦、棉花集中产区干旱严重。

18.从文中看,有效地解决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布不均匀的办法分别是什么?(2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9―24题。

老水车旁的风景

梁晓声

其实,那水车一点儿都不老。

它是一处旅游地最显眼的标志。旅游地原本是一个村子,两年前,这地方被房地产开发商发现并相中。于是在盖别墅和豪宅的同时,捎带着将这里开发成了旅游景点,使之成了小型的周庄。在双休日或节假日,城里人络绎不绝地驾车来到这里,吃喝玩乐,纵情欢娱。村里人终日里耳濡目染,思想迅速地商业化着。

城里人成群结队地来到的时候,必会看到,在那水车旁有一老妪和一少女。老妪七十有几,少女才十六七岁,都穿着清朝的衣裳。老妪形容枯瘦憔悴;少女人面桃花、目如秋水,顾盼之际,道是无晴却有晴。老妪纺线,少女刺绣,成为水车的陪衬,景观中的风景。她们是景区雇来在那儿给观光客们看的,若有观光客与她们照相,或可得些小费。老妪是村里的一位孤寡老人,在村里有一间半祖宅。村子受益于旅游业,有了些公款,每月亦给她50元。少女是从外地流落到这儿的。她的家在哪里,家境如何,身世怎样,没人知道。

只有老妪觉得她是个好女孩儿。她们成为“同事”几天以后,老妪曾问过少女住在哪儿,少女说住在一家饭店的危房里,每天五元钱,晚上还得帮着干两个多小时的活。饭店里面有老鼠,她最怕老鼠。“就是每月150元,也花去了我半个月的工资,还得看主人两口子的眼色……”少女说得泪汪汪的。

“闺女,住我家吧。我那儿就我一个人,我也喜欢有你这么个伴儿,不会给你气受。”于是,少女作为老妪所希望的一个伴儿,住到了老妪家里。

少女脸上的笑容多了,老妪脸上的皱纹少了。熟悉她那张老面孔的人,发现她脸上几条最深的褶子变浅了,有要舒展开来的迹象了。她脑后的抓髻也好看了,不像以前那么歪歪扭扭的了。她的指甲不再长而不剪。指甲缝也不再黑黢黢的了。她那身“行头”显然洗得勤了。她的好心情让她的小费也多起来了。

有好心人提醒她:“你让那小人精住你那儿去了?千万防着点儿,万一你那点钱被她偷了,临走连件寿衣都穿不上……”

老妪不爱听那样的话,她爱听少女的话。

少女常对她说:“奶奶,尽量想高兴的事儿,那样您准能活一百多岁。”

经历了许多年孑然一身,形影相吊的孤寡生活以后,忽然有了一个朝夕相处的女伴儿,老妪返老还童了似的。

然而有一天老妪忽然失明,接着咯血了。村里不得不派人把她送到县医院,一诊断是癌症,早扩散了。那么老的人了,也只有回家挨着。

村里的负责人就对少女说:“她都这样了,你搬走吧,爱住哪儿往哪儿去吧。”

少女哭着说:“我不搬走。奶奶对我好,我也要服侍服侍她……”

非亲非故,来历不明,还口口声声“奶奶,奶奶”叫得挺亲,就是不搬走,图什么呢?村里的负责人想到了老妪的一间半祖屋。

于是,在老妪精神状态稍好的某日,村里的负责人带着一男一女来到了老妪家里,他介绍那男的是县公证处的,女的是位律师。他开门见山地对老妪说,她应该在临死前作出决定,将一间半的祖屋留给村里。那屋子是可以改装成门面房的,稍加改装以后,或卖或租,钱数都很可观。老妪说:“行啊!”村里的负责人又说:“那你就在这张纸上按个手印吧!” 老妪不高兴了:“我觉得,我一时死不了。”村里的负责人急了:“所以趁你还明白,才让你按手印嘛!”老妪就不理他们三个男女,把身子一转,背朝他们了……

村里的负责人没主意了,找来另外几个有主意的人商议,他们都认为老妪完全有可能被那个外省的小人精蛊惑了,把一间半祖屋“赠送”给那小妖精了……

于是全村男女老少同仇敌忾起来。没人愿意去照顾那糊涂的老妪了,少女就连她那份儿工作也不能干了……

十几天后,老妪走了。

老妪攒下的钱不够发送自己,少女为她买了一件寿衣……

又没了几天,那少女也消失了,没跟村里任何人告别,也没留下封信……

(选自《散文选刊》2009年第5期。因原文篇幅较长,有删节)

19.文中老妪的肖像描写与下文闰土的肖像描写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之处?这样写对表现人物的状况、揭示人物的心理有什么作用?请举例说明。(4分)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鲁迅《故乡》)

20.文中有关少女的称呼有两个,先是“小人精”,后为“小妖精”,一字之差,耐人寻味。请联系上下文简析称呼变化的妙处。(2分)

21.少女最后为老妪做了什么事?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2分)

22.从全文看,文章写村里人对老妪接纳少女这一行为的种种反应,有什么用意?请说说你的理解。(3分)

23.下面对标题中“风景”的理解哪一项最恰当?(2分)

A.显示乡村旅游业的独有的韵味。

B.预示现代休闲农业的发展趋势。

C.展现江南农村古朴的风土人情。

D.彰显心灵的纯净和人性的光辉。

24.文章的标题是“老水车旁的风景”,但开头却说“那水车一点儿都不老”,这“老”与“不老”该怎么理解?请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看法。(2分)

第三部分(60分)

25.作文。(60分)

惬意,是满意,是舒服,是一种愉悦的感受。一道难题的破解,一次意外的表扬,一份期待的礼物,一个小小的发现……都会让你欣喜。一丝惬意心中来,心情好了,花会格外地艳,草会格外地绿,水会格外地清,阳光也会特别地温暖……

请以“一丝惬意心中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500字;

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试题详情

2009年兰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A)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考生必须将报考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座位号等个人信息填(涂)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3.考生务必将答案直接填写(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试题详情

2009年福州市初中毕业会考、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卷

(全卷共6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示:所有答案都必须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花团锦(cù)                     瓦(lì)        污(suì)

   B.怨天(yóu)人                 广(mào)    酝(niàng)

   C.随声附(hè)                  阔(chuò)     (chǔ)蓄

   D.惟妙惟(xiào)                    (zhī)俩     (wān)蜒

2.下面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无可置疑       旁骛           馈赠

   B.冥思遐想       急躁           颓唐

   C.因地治宜       仰幕           熹微

   D.怒不可遏       绯红           斑斓

3.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

   A.为了铁路早日通车,工程技术人员处心积虑地克服了许多困难。

   B.五月的西湖公园,姹紫嫣红,一片绚丽的景象。

   C.登高远眺。青山如屏,绿水如带,令人心旷神怡

   D.节日的榕城张灯结彩,大街上车辆行人川流不息

4.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好成绩,充满了信心。

   B.他一走进运动场就感受到热烈的气氛和一张张快乐的笑脸。

   C.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精神,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

   D.互联网上的资料不仅丰富,而且查起来方便快捷。

5.下面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求其能千里也    衣食所,弗敢专也

   B.故时有物外趣    醉翁意不在酒

   C.芳草美          陶后有闻    

   D.得道多助        会天大雨,不通

第Ⅱ卷    非选择题  (1 35分)

试题详情

2009年重庆市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

语文试卷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题详情

2009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试题详情

2009年辽宁省沈阳市初中毕业考试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2009-5-26 上午8:00―9:30)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卷面的文字书写要求规范、工整、清楚,标点正确。

试题详情

2009年贵州省遵义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1―6题为单项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在规定区域填涂;第7―26为非选择题,务必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试题详情

 绝密•启用前

2009年贵州省黔东南州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五个大题 27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只能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试题详情

2009年浙江省台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

亲爱的考生:

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积极思考,仔细答题,发挥最佳水平。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全卷共6页,有五大题,26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祝你成功!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