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九中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物理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请将第Ⅰ卷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题填写在答卷上。

第Ⅰ 卷(选择题共31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所示的位移(s)―时间(t)图象和速度(v)―时间(t)图象中,给出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B.s―t图象中t1时刻υ12

    C.v―t图象中0至t3时间内3和4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试题详情

    D.两图象中,t2、t4时刻分别表示2、4开始反向运动

 

试题详情

    2.某人将重物由静止开始举高h,并获得速度υ,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人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量

   B.物体所受合外力对它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

   C.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增量

    D.合外力的功等于物体动能和势能的总和的增量    

 

试题详情

    3.如图所示,三角体由两种材料拼接而成,BC界面平行于底面DE,两侧面与水平面夹角分别为30和60。已知物块从A由静止下滑,加速运动至B再匀速运动至D;若该物块静止从A沿另一侧面下滑,则有  (    )

    A.通过C点的速率等于通过B点的速率

试题详情

    B.将加速运动至C再匀速运动至E              

    C.AB段的运动时间大于AC段的运动时间

    D.一直加速运动到E,但AC段的加速度比CE段小

 

试题详情

    4.在一次救灾工作中,一架沿水平直线飞行的直升飞机A,用悬索(重力可忽略不计)救护困在湖水中的伤员B.在直升飞机A和伤员B以相同的水平速度匀速运动的同时,悬索将伤员吊起,在某一段时间内,A、B之间的距离以(式中H为直升飞机A离地面的高度,各物理量的单位均为国际制单位)规律变化.则在这段时间内关于物体B的受力情况和运动轨迹正确的是哪个图?(       )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5.如图所示,在滑雪场有两个坡度不同的滑道AB和AB′分别与水平滑道相连,AB和AB′都可看作斜面,它们与水平滑道之间均可视为平滑相连。甲、乙两名滑雪者分别乘两个完全相同的雪橇从A点由静止出发沿AB和AB′滑下,最后都能停在水平滑道上。设雪橇和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滑雪者保持一定姿势坐在雪橇上不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试题详情

       A.甲在B点的速率等于乙在B′点的速率

       B.甲在B点的速率大于乙在B′点的速率

       C.甲全部滑行过程的水平位移一定比乙全部滑行过程的水平位移大

       D.甲全部滑行过程的水平位移一定比乙全部滑行过程的水平位移小

试题详情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项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6.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个竖直加速度器,如图所示.把轻弹簧上端用胶带固定在一块纸板上,让其自然下垂,在弹簧末端处的纸板上刻上水平线A.现把垫圈用胶带固定在弹簧的下端,在垫圈自由垂下处刻上水平线B,在B的下方刻一水平线C,使AB间距等于BC间距.假定当地重力加速度g=10m/s2,当加速度器在竖直方向运动时,若弹簧末端的垫圈(     )

    A.在A处,则表示此时的加速度为零

    B.在A处,则表示此时的加速度大小为g,且方向向下

    C.在C处,则质量为50g的垫圈对弹簧的拉力为lN

    D.在BC之间某处,则此时加速度器一定是在加速上升

试题详情

    7.一名消防队员在模拟演习训练中,沿着长为12m的竖立在地面上的钢管下滑。已知这名消防队员的质量为60kg,他从钢管顶端由静止开始先匀加速再匀减速下滑,滑到地面时速度恰好为零。如果他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减速时的2倍,下滑的总时间为3sg10m/s2,那么该消防队员(     )

    A.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m/s     

    B.加速与减速过程的时间之比为1∶2

    C.加速与减速过程中所受摩擦力大小之比为1∶7

    D.加速与减速过程的位移之比为1∶4

 

试题详情

    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长方体物块放在水平放置的钢板C上,物块与钢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µ,由于光滑固定导槽A、B的控制,该物块只能沿水平导槽运动.现使钢板以速度υ1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用水平力F拉动物块使其以速度υ22的方向与υ1的方向垂直,沿y轴正方向)沿槽匀速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试题详情

 A.若拉力F的方向在第―象限,则其大小一定大于

试题详情

 B.若拉力F的方向在第二象限,则其大小可能小于

试题详情

 C.若拉力F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则此时F有最小值,其值为

试题详情

 D.若拉力F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则此时F有最小值,其值为

试题详情

    9.斜劈A静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B在外力F1和F2的共同作用下沿斜劈表面向下运动。当F1方向水平向右,F2方向沿斜劈的表面向下时斜劈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试题详情

  A.若同时撤去F1和F2,物体B的加速度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

  B.若只撤去F1,在物体B仍向下运动的过程中,A所受地面摩擦力方向可能向右

试题详情

  C.若只撤去F2,在物体B仍向下运动的过程中,A所受地面摩擦力方向可能向右

  D.若只撤去F2,在物体B仍向下运动的过程中,A所受地面摩擦力不变

 

 

第‖卷(非选择题共89 分)

 

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试题详情

    10.(8分)用螺旋测微器(千分尺)测小球直径时,示数如图甲所示,这时读出的数值是_______mm;用游标卡尺(卡尺的游标有20等分)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cm.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11.(10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 Hz。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0号计数点,然后每3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测量数据及其标记符号如题图所示。

试题详情

  该同学用两种方法处理数据(T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

试题详情

方法A:由……,     取平均值g=8.667 m/s2;

试题详情

方法B:由取平均值g=8.673 m/s2

(1)从实验装置看,该同学所用交流电的电压为_________伏特,操作步骤中释放纸带和接通电源的先后顺序应该是_____  _         _      ___ __.

试题详情

(2)从数据处理方法看,在S1、S2、S3、S4、S5、S6中,对实验结果起作用的,方法A中有__________;方法B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选择方法___________(A或B)更合理,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__________(系统或偶然)误差。

(3)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举出两条)。

试题详情

     12.(11分)将两个金属电极插入任何一个水果中就可以做成一个水果电池,但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用“水果电池”,这是为什么呢?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准备就此问题进行探究。

试题详情

    (1)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将锌、铜两电极插入水果中,电动势大约会有1伏多一点。晓宇同学找来了一个土豆做实验,当用量程为0~3V、内阻约50kΩ的伏特表测其两极时读数为0.96V。但当他将四个这样的水果电池串起来给标称值为“3V,0.5A”的小灯泡供电时,灯泡并不发光。检查灯泡、线路均没有故障,而用伏特表测量其电压确实能达到3V。据您猜想,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应当是:                                                

(不要求写分析、推导过程)。

试题详情

    (2)晓宇同学用欧姆表直接测“土豆电池”的两极,读得此时的读数为30Ω.小丽同学用灵敏电流表直接接“土豆电池”的两极,测得电流为0.32mA,根据前面用伏特表测得的0.96V电压,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因而晓宇同学说土豆的内阻为30Ω,而小丽同学则说是3kΩ。

    请你判断,用晓宇或小丽同学的方法测量“土豆电池”的内阻,结果是否准确,为什么?请分别说明理由。

   (3)若实验室除了导线和开关外,还有以下一些器材可供选择:

试题详情

    A.电流表A1(量程为0~0.6A ,内阻为1Ω)

试题详情

    B. 灵敏电流表A2(量程为0~0.6mA ,内阻为800Ω)

    C.灵敏电流表A3(量程为0~300μA ,内阻未知)

    D.滑动变阻器R1 (最大阻值约10Ω)

    E.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约2kΩ)

    F.定值电阻(阻值2kΩ)

    G.变阻箱(0~9999Ω)

    ①为了能尽可能准确测定“土豆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应选择的器材是________     (填器材前的字母代号)。

    ②在右方框中画出应采用的电路。

 

试题详情

    13.(14分)一辆汽车沿着一条平直的公路行驶,公路旁边与公路平行有一行电线杆,相邻电线杆间的间隔均为50m。取汽车驶过某一根电线杆的时刻为零时刻,此电线杆作为第1根电线杆,此时刻汽车行驶的速度为5m/s。若汽车的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在10s末汽车恰好经过第3根电线杆。试求:

(1)汽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汽车继续行驶,经过第7根电线杆时的瞬时速度;

(3)汽车在第3根至第7根电线杆间运动所用的时间。

试题详情

    14.(14分)质量为3×106kg的列车,在恒定的额定功率下,沿平直的轨道由静止开始出发,在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恒定,经过103s后速度达到最大行驶速度72km/h,此时司机发现前方4km处的轨道旁山体塌方,便立即紧急刹车,这时所附加的制动力为9×104N。结果列车正好到达轨道毁坏处停下。求:

(1)刹车时列车的加速度的大小;

(2)列车在行驶过程中所受的阻力的大小;

(3)列车的额定功率;

(4)列车的总行程。

 

 

试题详情

     15.(16分)如图所示,倾角a = 37°的固定斜面上放一块质量M = 1 kg,长度 L = 3 m的薄平板AB。平板的上表面光滑,其下端B与斜面底端C的距离为7m。在平板的上端A处放一质量m = 0.6kg的滑块,开始时使平板和滑块都静止,之后将它们无初速释放。假设平板与斜面间、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m = 0.5,求滑块、平板下端B到达斜面底端C的时间差是多少?(sin37=0.6  cos37=0.8  g=10m/s

 

 

试题详情

    16.(16分)如图所示,将质量均为m厚度不计的两物块A、B用轻质弹簧相连接,只用手托着B物块于H高处,A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后,将弹簧锁定.现由静止释放A、B 两物块,B物块着地时速度立即变为零,与此同时解除弹簧锁定,在随后的过程中,当弹簧恢复到原长时A物块运动的速度为υ0,且B物块恰能离开地面但不能继续上升.已知弹簧具有相同形变量时弹性势能也相同.求:

(1)B物块着地后,A在随后的运动过程中,A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的速度υ1

试题详情

(2)从B物块着地到B物块恰能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的过程中,A物块运动的位移Δx;

(3)第二次用手拿着A、B两物块,使得弹簧竖直并处于原长状态,此时物块B离地面的距离也为H,然后由静止同时释放A、B两物块,B物块着地后速度同样立即变为零.求第二次释放A、B后,B刚要离地时A的速度υ2

 

 

 

试题详情

文本框: 班级:            姓名:                    考号:                   班级:                 南京九中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物理试题答题纸   2008 11

试题详情

10.                                                      。

 

试题详情

11.(1)                                                     。

  

(2)                                                     。

  

                           ,                             。

 

(3)                          ,                             。

 

试题详情

12.(1)                         

 

(2)                         

 

因为                               

 

                               

 

因为                               

 

(3) ①                    ,②

 

13(14分)

 

 

 

 

 

 

 

 

 

 

 

14(14分)

 

 

 

 

 

 

 

 

 

 

 

 

15(16分)

 

 

 

 

 

 

 

 

 

 

 

 

 

 

16(16分)

 

 

 

 

 

 

 

 

 

 

 

试题详情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B

D

C

A

B

BC

题号

7

8

9

 

 

答案

BC

BD

AD

 

 

 

10.(8分)8.472;10.040;

 

11. (10分)(1)从实验装置看,该同学所用交流电的电压为 _220  伏特,操作步骤中释放纸带和接通电源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_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每空1分,共2分)

 

(2)从数据处理方法看,在S1、S2、S3、S4、S5、S6中,对实验结果起作用的,方法A中有 _ S1S6; 方法B中有S1S2S3S4S5S6。因此,选择方法 _B (A或B)更合理,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 _偶然  (系统或偶然)误差。(每空1分,共4分)

 (3)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试举出两条). (每答对1条得2分,共4分)

     重物下落过程中受到阻力;      S1S2S3S4S5S6 长度测量;

交流电频率波动;             数据处理方法等。

12、(11分)

(1)水果电池的内阻太大。(1分)

(2)(6分)晓宇的方法不正确(1分),因水果电池本身有电动势(1分),当用欧姆表直接接“土豆电池”的两极时,欧姆表内部的电源与水果电池的电动势正向或反向串联,影响测量的结果,故测不准(1分)。

小丽同学测量的误差也很大(1分)。理想状态下用电流表测得的是短路电流,伏特表测得的应当是电源电动势,但由于水果电池的内阻很大,伏特表的内阻不是远大于水果电池的内阻(1分),故其测得的电动势误差大,算得的内阻亦不准确(1分)。

(3)①B(1分)、G(1分)

        ②(2分)

 

13.(14分)(1)1.0m/s2;(2)25m/s ;(3)10s 

 

14.(14分)

解析:(1)由0-v2=-2as 得

加速度大小a===0.05m/s2 (4分)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F=ma

 故f=ma-F=3×106×0.05-9×104=6×104N (4分)

(3)由P=Fv得

 P=f?vm

 故P=6×104×20=1.2×106W       (4分)

(4)由动能定理得:

 Pt-fs1=mv2m

代入数据解得:s110km

故总行程s=s1+s214km        (2分)

 

15. (16分)解:对薄板由于Mgsin37?m(M+m)gcos37故滑块在薄板上滑动时,薄板静止不动.

对滑块:在薄板上滑行时加速度a=gsin37=6m/s,至B点时速度V==6m/s。

滑块由B至C时的加速度a= gsin37-mgcos37=2 m/s,滑块由B至C用时t,由L=Vt+at

即t+6t-7=0  解得t=1s

对薄板:滑块滑离后才开始运动,加速度a= gsin37-mgcos37=2 m/s,滑至C端用时t==s

故滑块、平板下端B到达斜面底端C的时间差是△t= t-t=-1=1.65s

 

16.(16分) (1)设A、B下落H高度时速度为υ,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1分)

B着地后,A先向下运动,再向上运动到,当A回到B着地时的高度时合外力为0,对此过程有:    (1分)

解得:                            (1分)

(2)B物块恰能离开地面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弹力大小等于mg,B物块刚着地解除弹簧锁定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弹力大小等于mg.因此,两次弹簧形变量相同,则这两次弹簧弹性势能相同,设为EP.                         (2分)

又B物块恰能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此时A物块速度为0.

从B物块着地到B物块恰能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的过程中,A物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即:

(2分)解得:Δx=H  (2分)

(3)因为B物块刚着地解除弹簧锁定时与B物块恰能离开地面时弹簧形变量相同,所以弹簧形变量     (1分)

第一次从B物块着地到弹簧恢复原长过程中,弹簧和A物块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2分)

第二次释放A、B后,A、B均做自由落体运动,由机械能守恒得刚着地时A、B系统的速度为       (1分)

从B物块着地到B刚要离地过程中,弹簧和A物块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2分)

联立以上各式得: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