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395503[举报]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B
D
C
A
B
BC
题号
7
8
9
答案
BC
BD
AD
10.(8分)8.472;10.040;
11. (10分)(1)从实验装置看,该同学所用交流电的电压为 _220 伏特,操作步骤中释放纸带和接通电源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_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每空1分,共2分)
(2)从数据处理方法看,在S1、S2、S3、S4、S5、S6中,对实验结果起作用的,方法A中有 _ S1、S6; 方法B中有S1、S2、S3、S4、S5、S6。因此,选择方法 _B (A或B)更合理,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 _偶然 (系统或偶然)误差。(每空1分,共4分)
(3)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试举出两条). (每答对1条得2分,共4分)
重物下落过程中受到阻力; S1、S2、S3、S4、S5、S6 长度测量;
交流电频率波动; 数据处理方法等。
12、(11分)
(1)水果电池的内阻太大。(1分)
(2)(6分)晓宇的方法不正确(1分),因水果电池本身有电动势(1分),当用欧姆表直接接“土豆电池”的两极时,欧姆表内部的电源与水果电池的电动势正向或反向串联,影响测量的结果,故测不准(1分)。
小丽同学测量的误差也很大(1分)。理想状态下用电流表测得的是短路电流,伏特表测得的应当是电源电动势,但由于水果电池的内阻很大,伏特表的内阻不是远大于水果电池的内阻(1分),故其测得的电动势误差大,算得的内阻亦不准确(1分)。
(3)①B(1分)、G(1分)
②(2分)
13.(14分)(1)
14.(14分)
解析:(1)由0-v2=-2as 得
加速度大小a===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阻+F附=ma
故f阻=ma-F附=3×106×0.05-9×104=6×104N (4分)
(3)由P=Fv得
P=f阻?vm
故P=6×104×20=1.2×106W (4分)
(4)由动能定理得:
Pt-f阻s1=mv
代入数据解得:s1=
故总行程s=s1+s2=
15. (16分)解:对薄板由于Mgsin37?m(M+m)gcos37
故滑块在薄板上滑动时,薄板静止不动.
对滑块:在薄板上滑行时加速度a=gsin37
=
,至B点时速度V=
=
滑块由B至C时的加速度a= gsin37
-mgcos37
=
,滑块由B至C用时t,由L
=Vt+
a
t
即t+6t-7=0 解得t=1s
对薄板:滑块滑离后才开始运动,加速度a= gsin37-mgcos37
=
,滑至C端用时t
=
=
s
故滑块、平板下端B到达斜面底端C的时间差是△t= t-t=
-1=1.65s
16.(16分)
(1)设A、B下落H高度时速度为υ,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1分)
B着地后,A先向下运动,再向上运动到,当A回到B着地时的高度时合外力为0,对此过程有: (1分)
解得: (1分)
(2)B物块恰能离开地面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弹力大小等于mg,B物块刚着地解除弹簧锁定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弹力大小等于mg.因此,两次弹簧形变量相同,则这两次弹簧弹性势能相同,设为EP. (2分)
又B物块恰能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此时A物块速度为0.
从B物块着地到B物块恰能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的过程中,A物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即:
(2分)解得:Δx=H (2分)
(3)因为B物块刚着地解除弹簧锁定时与B物块恰能离开地面时弹簧形变量相同,所以弹簧形变量
(1分)
第一次从B物块着地到弹簧恢复原长过程中,弹簧和A物块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2分)
第二次释放A、B后,A、B均做自由落体运动,由机械能守恒得刚着地时A、B系统的速度为 (1分)
从B物块着地到B刚要离地过程中,弹簧和A物块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2分)
联立以上各式得:
(1分)
将两个金属电极插入任何一个水果中就可以做成一个水果电池,但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用“水果电池”,这是为什么呢?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准备就此问题进行探究。
1.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将锌、铜两电极插入水果中,电动势大约会有1伏多一点。他们找来了一个苹果做实验,用量程为0一3V、内阻约5kΩ的伏特表测其两极时读数为0.75V。但当他们将四个这样的苹果电池串起来给标称值为“3V,0.5A”的小灯泡供电时,灯泡并不发光。检查灯泡、线路均没有故障,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应当是:
2.接着他们用内阻约50Ω的灵敏电流表直接接一个“苹果电池”的两极,测得电流为0.40mA,根据前面用伏特表测得的0.75V电压,由全电路欧姆定律得“苹果电池”内阻:.这个结果是否准确?如认为不准确,请说明主要理由 。
3.请用以下器材尽可能准确测定“苹果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由以上两个“苹果电池”串联的电池组,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5kΩ),电流表A(量程为0~0.6mA,内阻约为50Ω),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4kΩ)),导线和开关。
①在方框中画出电路图。②按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③下图是实验中得到的U一I图像,由图像可知每个“苹果电池”的电动势为 V,内电阻为 K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将两个金属电极插入任何一个水果中就可以做成一个水果电池,但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用“水果电池”,这是为什么呢?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准备就此问题进行探究。
【小题1】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将锌、铜两电极插入水果中,电动势大约会有1伏多一点。他们找来了一个苹果做实验,用量程为0一3V、内阻约5kΩ的伏特表测其两极时读数为0.75V。但当他们将四个这样的苹果电池串起来给标称值为“3V,0.5A”的小灯泡供电时,灯泡并不发光。检查灯泡、线路均没有故障,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应当是:
【小题2】接着他们用内阻约50Ω的灵敏电流表直接接一个“苹果电池”的两极,测得电流为0.40mA,根据前面用伏特表测得的0.75V电压,由全电路欧姆定律得“苹果电池”内阻:.这个结果是否准确?如认为不准确,请说明主要理由 。
【小题3】请用以下器材尽可能准确测定“苹果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由以上两个“苹果电池”串联的电池组,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5kΩ),电流表A(量程为0~0.6mA,内阻约为50Ω),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4kΩ)),导线和开关。
①在方框中画出电路图。②按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③下图是实验中得到的U一I图像,由图像可知每个“苹果电池”的电动势为 V,内电阻为 K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将两个金属电极插入任何一个水果中就可以做成一个水果电池,但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用“水果电池”,这是为什么呢?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准备就此问题进行探究。
1.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将锌、铜两电极插入水果中,电动势大约会有1伏多一点。他们找来了一个苹果做实验,用量程为0一3V、内阻约5kΩ的伏特表测其两极时读数为0.75V。但当他们将四个这样的苹果电池串起来给标称值为“3V,0.5A”的小灯泡供电时,灯泡并不发光。检查灯泡、线路均没有故障,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应当是:
2.接着他们用内阻约50Ω的灵敏电流表直接接一个“苹果电池”的两极,测得电流为0.40mA,根据前面用伏特表测得的0.75V电压,由全电路欧姆定律得“苹果电池”内阻:.这个结果是否准确?如认为不准确,请说明主要理由
。
3.请用以下器材尽可能准确测定“苹果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由以上两个“苹果电池”串联的电池组,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5kΩ),电流表A(量程为0~0.6mA,内阻约为50Ω),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4kΩ)),导线和开关。
①在方框中画出电路图。②按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③下图是实验中得到的U一I图像,由图像可知每个“苹果电池”的电动势为 V,内电阻为 K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将两个金属电极插入任何一个水果中就可以做成一个水果电池,但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用“水果电池”,这是为什么呢?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准备就此问题进行探究。
(1)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将锌、铜两电极插入水果中,电动势大约会有1伏多一点。他们找来了一个苹果做实验,用量程为0一3V、内阻约5kΩ的伏特表测其两极时读数为0.75V。但当他们将四个这样的苹果电池串起来给标称值为“3V,0.5A”的小灯泡供电时,灯泡并不发光。检查灯泡、线路均没有故障,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应当是:
(2)接着他们用内阻约50Ω的灵敏电流表直接接一个“苹果电池”的两极,测得电流为0.40mA,根据前面用伏特表测得的0.75V电压,由全电路欧姆定律得“苹果电池”内阻:.这个结果是否准确?如认为不准确,请说明主要理由 。
(3)请用以下器材尽可能准确测定“苹果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由以上两个“苹果电池”串联的电池组,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5kΩ),电流表A(量程为0~0.6mA,内阻约为50Ω),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4kΩ)),导线和开关。
①在方框中画出电路图。②按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③下图是实验中得到的U一I图像,由图像可知每个“苹果电池”的电动势为 V,内电阻为 K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小题1: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将锌、铜两电极插入水果中,电动势大约会有1伏多一点。他们找来了一个苹果做实验,用量程为0一3V、内阻约5kΩ的伏特表测其两极时读数为0.75V。但当他们将四个这样的苹果电池串起来给标称值为“3V,0.5A”的小灯泡供电时,灯泡并不发光。检查灯泡、线路均没有故障,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应当是:
小题2:接着他们用内阻约50Ω的灵敏电流表直接接一个“苹果电池”的两极,测得电流为0.40mA,根据前面用伏特表测得的0.75V电压,由全电路欧姆定律得“苹果电池”内阻:

小题3:请用以下器材尽可能准确测定“苹果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由以上两个“苹果电池”串联的电池组,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5kΩ),电流表A(量程为0~0.6mA,内阻约为50Ω),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4kΩ)),导线和开关。
①在方框中画出电路图。②按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③下图是实验中得到的U一I图像,由图像可知每个“苹果电池”的电动势为 V,内电阻为 K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