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越小,布朗运动就越明显 | |
B. | 用气筒给自行车打气,越打越费劲,说明此时气体分子之间的分子力表现为斥力 | |
C. | 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 |
D. |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体积减小,气体的压强可能减少 | |
E. | 内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的热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
19.现用频闪照相方法来研究物块的变速运动,在一小物块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用频闪相机拍摄的不同时刻物块的位置如图所示.拍摄时频闪频率是10Hz;通过斜面上固定的刻度尺读取的5个连续影像间的距离依次为x1、x2、x3、x4.已知斜面顶端的高度h和斜面的长度s.数据如表所示,重力加速度大小g=9.80m/s2.
单位:cm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中的数据判断该物体的运动属于匀加速(选填“匀速”、“匀加速”或“匀减速”运动).
(2)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4.3 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单位:cm
x1 | x2 | x3 | x4 | h | s |
10.76 | 15.05 | 19.34 | 23.65 | 48.00 | 80.00 |
(1)根据表中的数据判断该物体的运动属于匀加速(选填“匀速”、“匀加速”或“匀减速”运动).
(2)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4.3 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18.2015年7月24日0时,美国宇航局宣布可能发现了“另一个地球”--开普勒-452b,它距离地球1400光年.如果将开普勒-452b简化成如图所示的模型:MN为该星球的自转轴线,A、B是该星球表面上的两点,它们与“地心”O的连线OA、OB与该星球自转轴线的夹角分别为α=30°,β=60°;在A、B两点放置质量分别为mA、mB的物体.设该星球的自转周期为T,半径为R,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不考虑该星球的自转,在A点用弹簧秤测得质量为mA的物体的重力为F,则A处的重力加速度为$\frac{F}{{m}_{A}}$ | |
B. | 若不考虑该星球的自转,在A点用弹簧秤测得质量为mA的物体的重力为F,则该星球的质量为$\frac{FR}{G{m}_{A}}$ | |
C. | 放在A、B两点的物体随星球自转的向心力之比为mA:($\sqrt{3}$mB) | |
D. | 放在A、B两点的物体随星球自转的向心力之比为($\sqrt{3}$mA):mb |
17.从地面上以大小为v0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质量为m的小球,若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率成正比,小球运动的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t1时刻到达最高点,再落回地面时速度大小为v1,且落地前小球已经做匀速运动,在小球的整过运动过程中,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小球的加速度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减小,在下降过程中也逐渐减小 | |
B. | 小球被抛出时的加速度值最大,到达最高点的加速度值最小 | |
C. | 小球上升过程的平均速度大于$\frac{{v}_{0}}{2}$ | |
D. | 小球抛出瞬间的加速度大小为(1+$\frac{{v}_{0}}{{v}_{1}}$)g |
16.如图所示,质量m1=10kg和m2=30kg的两物体叠放在动摩擦因数为0.25的粗糙水平地面上.劲度系数为k=250N/m的轻弹簧处于水平方向,其两端分别与墙壁和质量为m1的物体相连,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现用一水平拉力F作用于m2上,使它缓慢地向右移动,当移动x=0.20m时,两物体开始相对滑动,取g=10m/s2,则此时水平拉力F的大小为( )
A. | 50N | B. | 100N | C. | 150N | D. | 200N |
15.粗糙长木板l的一端固定在铰链上,小物体放在木板上,开始时木板静止于水平位置,如图所示.使木板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在θ角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小物体所受木板摩擦力Ff的大小随θ角变化的关系是( )
A. | B. | C. | D. |
14.在物理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
B. | 开普勒提出了“日心说”,从而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 |
C. | 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结合逻辑推理的方法对“自由落体运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 |
D. | 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静电力常量” |
13.如图所示,abcd是由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制成的矩形线框水平放置,导体MN有电阻,其电阻大小与ab边电阻大小相同,可在ab边及dc边上无摩擦滑动,且接触良好.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垂直于线框平面,当MN在水平拉力作用下由紧靠ad边向bc边匀速滑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0 148152 148160 148166 148170 148176 148178 148182 148188 148190 148196 148202 148206 148208 148212 148218 148220 148226 148230 148232 148236 148238 148242 148244 148246 148247 148248 148250 148251 148252 148254 148256 148260 148262 148266 148268 148272 148278 148280 148286 148290 148292 148296 148302 148308 148310 148316 148320 148322 148328 148332 148338 148346 176998
A. | MN中电流先减小后增大 | |
B. | MN两端电压先减小后增大 | |
C. | 作用在MN上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 |
D. | 矩形线框中消耗的电功率先减小后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