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
(1)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BC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砝码盘用细线跨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让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B.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纸带连接在小车上并穿过打点计时器
C.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D.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2)某同学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和拉力F的数据如表格所示.(小车质量保持不变)
①根据表中数据在如图2的坐标图上作出a-F图象
②图象不过原点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
(3)如图3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已打点的纸带,纸带上的A、B、C、D、E、F、G均为相邻计数点,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0.02s,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计时点未画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已标注在图上,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0.91m/s2,打C点时的速度大小vc=0.40m/s(以上结果都保留2位有效数字)
(1)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BC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砝码盘用细线跨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让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B.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纸带连接在小车上并穿过打点计时器
C.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D.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2)某同学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和拉力F的数据如表格所示.(小车质量保持不变)
F/N | 0.20 | 0.30 | 0.40 | 0.50 | 0.60 |
a/m.s-2 | 0.10 | 0.20 | 0.28 | 0.40 | 0.52 |
②图象不过原点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
(3)如图3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已打点的纸带,纸带上的A、B、C、D、E、F、G均为相邻计数点,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0.02s,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计时点未画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已标注在图上,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0.91m/s2,打C点时的速度大小vc=0.40m/s(以上结果都保留2位有效数字)
6.如图所示,物块A、木块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B的上表面水平,A、B的质量均为m=2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B与地面之间光滑.用一根轻绳跨过光滑定轮与A、B相连,轻绳均水平,轻绳和木板B都足够长.当对物块A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8N时,A向左匀加速直线运动,相对地面的加速度大小用a表示,轻绳上拉力大小用T表示,取g=10m/s2,则( )
A. | a=0.5m/s2 | B. | a=1m/s2 | C. | T=4N | D. | T=5N |
5.A、B两物块叠放置于水平地面上,拉力F作用在B物体上,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与B之间的接触面可以是光滑的 | |
B. | A与B之间的接触面一定是粗糙的 | |
C. | B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可以是光滑的 | |
D. | B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一定是粗糙的 |
4.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式为x=2t+4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制单位),则该质点( )
A. | 该质点的加速度为4m/s2 | B. | 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10m/s | ||
C. | 任意相邻的1s内位移差都是8m | D. | 速度的改变量一定是8m/s |
3.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GPS定位系统研究出租车所在位置时,可以将出租车看作质点 | |
B. | 研究火车通过一长度为200m的桥梁所需时间时,可以将火车看作质点 | |
C. | 从地球上的控制中心跟踪观察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可以把飞船看作质点 | |
D. | 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地球上不同地区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时,可以将地球看作质点 |
2.如图所示,两个叠放在一起的长方体滑块A、B,置于固定的倾角为θ的斜面上,已知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m、M,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B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已知两滑块都从静止开始以相同的加速度从斜面滑下,则在这过程中,滑块A受到的摩擦力( )
A. | 大小等于μ1mgcosθ,方向沿着斜面向下 | |
B. | 大小等于μ1mgcosθ,方向沿着斜面向上 | |
C. | 大小等于μ2mgcosθ,方向沿着斜面向下 | |
D. | 大小等于μ2mgcosθ,方向沿着斜面向上 |
1.将一物体自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忽略空气阻力,着地瞬间的速度大小为v,在运动过程中( )
0 141915 141923 141929 141933 141939 141941 141945 141951 141953 141959 141965 141969 141971 141975 141981 141983 141989 141993 141995 141999 142001 142005 142007 142009 142010 142011 142013 142014 142015 142017 142019 142023 142025 142029 142031 142035 142041 142043 142049 142053 142055 142059 142065 142071 142073 142079 142083 142085 142091 142095 142101 142109 176998
A. | 物体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frac{\sqrt{2}}{2}$v | |
B. | 物体在位移中点的速度等于$\frac{1}{2}$v | |
C. | 物体在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发生的位移之比为1:3 | |
D. | 物体通过前一半位移和后一半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sqrt{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