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针对大量原子核的统计规律 | |
B. | α、β、γ射线比较,α射线的电离作用最弱 | |
C. | 光的波长越短,光子的能量越大,光的粒子性越明显 | |
D. | 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 |
分析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具有统计规律;α、β、γ射线电离能力逐渐减弱,穿透能力逐渐增强;波长越短,粒子性越明显,波长越短,频率越大,能量越大;原子核中集中了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
解答 解:A、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具有统计规律,对大量的原子核适用.故A正确.
B、α、β、γ射线比较,α射线的电离作用最强,穿透能力最弱.故B错误.
C、光的波长越短,光的频率越大,根据E=hv,知光子能量越大,波长越长,粒子性越明显.故C正确.
D、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因为电子也有质量.故D错误.
故选:AC.
点评 本题考查了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特点,α、β、γ射线的特点,玻尔的原子模型等知识,难度较小,需要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9.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分别在T1、T2温度下发生等温变化,相应的两条等温线如图所示,T2对应的图线上有A、B两点,表示气体的两个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温度为T1时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比T2时大 | |
B. | A到B的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 |
C. | A到B的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 | |
D. | A到B的过程中,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对器壁单位面积上的碰撞次数减少 |
17.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由此揭开了电磁学的崭新时代的序幕,以下关于这段电磁学历史描述错误的是( )
A. | 安培研究了电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并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来解释磁现象 | |
B. |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且给出了判断电磁感应电流大小和方向的定量规律 | |
C. | 法拉第在研究电磁现象的过程中,提出了场的观点,认为电磁作用必须借助场作为媒介 | |
D. | 麦克斯韦继承了法拉第关于场的观点,并进一步研究了电场和磁场的性质 |
4.如图是物体A、B的x-t图象,由图可知( )
A. | 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 |
B. | 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 |
C. | 在5s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s末A、B相遇 | |
D. | 从第3s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A>vB |
18.如图所示,a、b是水平绳上的两点,相距42cm,一列正弦波沿绳传播,每当a点经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b点正好到达上方最大位移处,则此波的波长可能是( )
A. | 168cm | B. | 42cm | C. | 30cm | D. | 24cm |
19.如图所示,当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在极板间有一个用绝缘的细绳拴着带正电的小球,小球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现在向右偏θ角度;电源的电动势为ε,内阻为r.闭合电建S后,则求两极板间的距离d( )
A. | d=$\frac{εq}{mgtanθ}$ | B. | d=$\frac{εq}{mgsinθ}$ | C. | d=$\frac{mgtanθ}{E}$ | D. | d=$\frac{Eq}{mgsin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