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质量为30 kg的小孩坐在10 kg的雪橇上,大人用大小为100 N、与水平方向成37°斜向上的拉力,从静止开始使雪橇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0 s时撤去拉力,使雪橇自由滑行,设雪橇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求:(sin 37°0.6cos 37°0.8g10 m/s2)

(1)10 s末雪橇的速度;

(2)雪橇运动的总路程。

【答案】(1)v=3m/s (2)x=17.25m

【解析】

(1)根据雪橇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可知,本小问考查动力学问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得雪橇的加速度,利用速度公式可求速度.

(2)根据撤去拉力,使雪橇自由滑行可知,本小问考查多运动过程的位移计算,根据每段的运动的加速度并利用瞬时速度求出总路程.

(1)对小孩和雪橇整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水平方向:FcosθFf=ma1

由平衡条件:

竖直方向:FN+Fsinθ=mg

Ff=μFN

代入数据解得a1=0.3m/s2

根据运动学公式,10s末的速度为v=a1t=3m/s

(2)撤去F,整体做加速运动,位移x1==15m

撤去F后,整体做减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滑动的加速度为μmg=ma2

根据运动学公式:0v2=2ax2

解得:x2=2.25m

雪橇运动的总路程为x=x1+x2=17.25m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平衡摩擦力后,实验就不需要满足小车及车中砝码总质量远大于砝码盘及盘中砝码总质量的条件

B.每次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后,都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选取点迹清晰的纸带,必须以打的第一个点为计数起始点进行测量

D.实验中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然后再释放小车

(2)实验中由于实际绳对小车的拉力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小于)重物所受的重力,会给实验带来系统误差。为减小此误差,实验中要对小车质量M和重物质量m进行选取,以下四组数据中最合理的一组是__________.(填写相应序号)

M=200gm=40g60g80g100g120g

M=200gm=30g35g40g45g50g

M=400gm=20g40g60g80g100g

M=400gm=10g15g20g25g30g

(3)如图所示是某一次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取计数点12345.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0.02s,用刻度尺测量出各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3. 05cm3.92cm4.77cm5.62cm,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实验室,各取一套上图所示的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上均不放砝码,在没有平衡摩擦力的情况下,研究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分别得到右图中甲、乙两条直线.设甲、乙用的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由图可知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